2018年,我市多措并舉,穩步推進農村綠化造林工作有序深入開展。沭陽縣、泗陽縣、泗洪縣依托原有的花木和林果產業基礎,大力開展生態成片林建設,營造碧根果、軟籽石榴、桃樹等林果3萬余畝。泗洪縣對16條縣級以上綠色通道統一規劃,實施工程化造林,打造110公里高標準綠色通道,在生態廊道建設中發揮示范作用。去年,全市共營造生態成片林10.7萬畝,超額完成目標任務。
今年,我市將以沿古黃河、沿大運河,環駱馬湖、環洪澤湖、環城公路五大生態廊道為重點,以建設生態富民廊道為目標,著力做好各級河渠(道路)兩側生態廊道的新建及完善。古黃河、大運河等大型河道兩側生態廊道將因地制宜、宜寬則寬,選擇深根性且耐水濕或喜水、防護能力強的高大喬木樹種,如楊樹雄株、櫸樹、薄殼山核桃、楓香等。環駱馬湖、環洪澤湖生態廊道則以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為重點,打造高標準水源涵養林。環城公路等道路生態廊道,將進行提檔升級,對部分骨干道路綠化盲區加以突破,確保實現綠化全覆蓋。
方案要求,各地要以生態廊道建設、生態林營造、綠化鄉村建設和農田林網完善等林業重點工程為抓手,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并明確了春栽的規劃、實施、檢查、完善各階段序時進度安排,從組織領導、宣傳引導、科學規劃、督查指導等方面進一步細化措施,確保有序、深入推進春季農村綠化造林工作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