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梅(Chimonanthus praecox)原產中國中部,是我國人民喜聞樂見的傳統名花。多年來,蠟梅雖名聲在外,但并未真正融入大眾生活,于園林中的應用也不算廣泛。
產品化的問題一直困擾蠟梅產業多年,“蠟梅盆景應該擁有更多的消費者。”中國花卉協會梅花蠟梅分會會長張啟翔提出,大眾對蠟梅盆景的喜愛不言而喻,產業的短板需要生產者主動來解決。
再說瓶插蠟梅,或換個說法,稱其為切枝蠟梅更合適。
在市場需求的刺激下,鄢陵地區蠟梅種植面積隨之增加,價格也有好轉。“以本地普遍培育的獨干蠟梅為例,相比往年,2018年價格上漲接近3倍。”姚樹新舉例,直徑7厘米(于樹干基部上方30厘米處測量)的獨干蠟梅,前幾年價格約300元到400元,現已漲至1300元到1400元。
日前,第八屆中國·鄢陵蠟梅梅花文化節舉辦期間,記者跟隨蠟梅專家、企業家及愛好者同游蠟梅園,賞蠟梅盆景、花藝作品,欣喜發覺隨著蠟梅知名度和人們消費需求的不斷提升,蠟梅產業已悄然發生了改變。
盆景趨小價格親民
產品化的問題一直困擾蠟梅產業多年,“蠟梅盆景應該擁有更多的消費者。”中國花卉協會梅花蠟梅分會會長張啟翔提出,大眾對蠟梅盆景的喜愛不言而喻,產業的短板需要生產者主動來解決。
“蠟梅盆景要想從觀賞作品變成大眾消費產品,生產者必須嚴格控制成本。”姚樹新也已意識到這個問題。“我們正在著手培養蠟梅微盆景,或者說是掌上蠟梅盆景。”一行人到達蠟梅盆景溫室內,姚樹新拿起一小盆蠟梅,向同行的專家介紹,這種盆景高約20厘米到30厘米,擺于案臺、茶幾,即可平添文雅馨香的意境。
“大型古樁多挖自山上,數量有限且不可再生,很少也很難用于流通,小盆景就不同了。”姚樹新看好蠟梅小盆景,它補足了古樁盆景的“缺陷”。“雖然目前培養上還存在如疏根、控制樹形等問題,但未來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姚樹新說,目前蠟梅微盆景價格也已經控制在近100元/盆,以適應大眾的消費能力。
瓶插蠟梅四季可供
再說瓶插蠟梅,或換個說法,稱其為切枝蠟梅更合適。
常見的切枝蠟梅,是在其現蕾期剪下用于瓶插或制作花藝作品。“蠟梅冬季開花,以前切枝蠟梅產品的應用多限于冬季。”姚樹新提出,隨著大眾對蠟梅切花消費需求的提升,生產者開始探索如何使蠟梅四季開花。
顯然“四季切枝”是最易實現的方向,所謂的“四季切枝”,實則仍是在蠟梅現蕾期切枝,不同的是,切枝后將花枝冷藏,使其從花開一季到“四季開放”。“與往年相比,今年明顯感受到市場對桃、迎春、連翹等的花枝都有相當大的需求,鄢陵不斷收到外地的切枝采購訂單。”姚樹新告訴記者,本地生產者也迅速改變了以往的修剪模式,不再丟棄剪下來的花枝,反而主動培養可生產出更多切枝的蠟梅樹。
需求極大地刺激了生產,以前鄢陵本地都賣蠟梅樹,賣一株少一株。“現在市場對花枝的消費需求已可以帶動經營,以花枝產量為目標的生產方式將逐步占據主導。”姚樹新說,市場對需求的把握最為敏感,生產也必須緊跟需求的腳步轉變。長遠來看,這是一種更加可持續的生產方式,一方面,切枝可實現年年有收益,保證資金鏈運轉;另一方面,多年修剪,切枝母株逐漸長成古樁,有望激活古樁蠟梅產業。
“目前本地花枝冷藏技術尚處于實驗階段,但事實上,只要消費者喜歡,冷藏技術的問題不難解決。”姚樹新說,要延長切枝的銷售期,生產四季瓶插蠟梅,切枝冷藏技術是必須提前解決的問題。
多方向驅動未來可期
在市場需求的刺激下,鄢陵地區蠟梅種植面積隨之增加,價格也有好轉。“以本地普遍培育的獨干蠟梅為例,相比往年,2018年價格上漲接近3倍。”姚樹新舉例,直徑7厘米(于樹干基部上方30厘米處測量)的獨干蠟梅,前幾年價格約300元到400元,現已漲至1300元到1400元。
事實上,除上述應用形式外,蠟梅還有很多應用方向值得探索。“如園林中應用蠟梅可以孤植、對植、叢植、列植、群植和林植等。”中國花卉協會梅花蠟梅分會副秘書長陳瑞丹提出,此外,蠟梅有早花、中花、晚花不同花期的品種,搭配種植有助于延長觀賞期。“科研方面,蠟梅的花色和抗性育種可以拓展其應用形式和范圍,是重要的育種目標。”陳瑞丹說。
大眾的喜愛和需求為蠟梅產業化指明了方向。“下一步,就要圍繞當下和未來的需求,創造更多便利和可能。”姚樹新提出,如切枝方面實現四季有花,蠟梅盆景則以小盆景帶動古樁盆景逐步實現產業化,將盆栽蠟梅推向庭院消費市場,還可在蠟梅花藝、花茶、香料等方向持續突破。多個渠道互相驅動,蠟梅產業未來可期。

姚樹新在介紹掌上蠟梅盆景
蠟梅為主材的花藝作品
二梅文化節中展出的蠟梅應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