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這里工程量銳減,苗木量價齊跌,讓原本看好市場的人們有些措手不及。
2018年,新疆園林綠化產業風雨飄搖,但困境也迫使當地從業者認清形勢和問題,積極發展應對變化,期待市場轉機的出現。
愛恨PPP
前兩年PPP項目大熱,新疆作為其中的熱點地區,一度對綠化市場拉動極大。根據財政部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資料顯示:2017年,新疆入庫的PPP項目共80個,居全國首位。當時公布的疆內首批PPP項目清單中,包含了2項林業領域建設,4項環境保護領域建設,24項重大市政工程建設,總投資額超過1000億元。
同時,2017年“兵團建市”、“創城”等常規園林建設也進行得如火如荼。這些都成為助力,燃起了2017年新疆苗市的新熱度。
正當幾乎所有人都對下一年充滿期待的時候,急轉直下的行情給了大家當頭一棒。
2018年,在防范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大旗下,全國各地掀起PPP項目清理整頓風暴,新疆首當其沖。據財政部PPP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4月底,新疆225個項目被清退出庫,數量位居全國第二,清減投資金額1499億元;被要求整改的項目219個,設計投資額達3074億元。兩個相加,占到了2017年末公布的500個在庫項目數量的80%以上。
雪上加霜的是,常規綠化項目也在2018年驟然減少。“‘兵團建市’和‘創城’經過前兩三年的大施工后,已經明顯放緩。”烏魯木齊市米東區景源苗木中心總經理張國慶介紹說,就以可克達拉市來說,去年還有七八億元的綠化投資,今年則是可以忽略不計了。
進入秋季,終于有極少幾個資金到位、經過審核的PPP項目重新開工,可是,不但對苗市的推動微乎其微,甚至還起到了反效果。原因是,重新開工的項目大多進行了設計變更,投資額度大幅壓縮。業內一家上市公司,本來承接了綠化部分投資達1.2億元的項目,調整重新開工后壓縮到2000萬元左右,該公司已經從項目中退出。
陷入低谷
受PPP項目清理整頓風暴的影響,不止疆內苗圃,東北三省、山東、河北等外地苗圃銷往新疆的苗木也大幅度減少,有的甚至被“歸零”。“有些中小型苗圃,2018年一棵樹也沒賣出去。”張國慶說,個別小苗圃陸續出現恐慌式拋售。
行情下跌最為明顯的是胸徑15厘米以下的喬木。產量最大的榆樹類品種中,胸徑8厘米的裂葉榆前兩年賣500元出頭,2018年降到了260元至300元。同規格的長枝榆從200多元降到100元左右,賣也是賠錢。同規格的大葉白蠟2017年賣550元,2018年降到了350元至380元。另一大主力品種紅葉海棠行情同樣不好,胸徑5厘米的苗子同比價格從120元至150元降至80元至100元。就連長期以來最為堅挺的夏橡也未能幸免。2018年秋季,胸徑8厘米的夏橡平均苗圃價1500元,比前一年下降了500元左右。
賣苗反倒意味著賠錢。以三年前收進來的苗子來說,當時胸徑3厘米的小葉白蠟60元至70元買回來,2018年長到胸徑5厘米還是六七十元。“按照預計,怎么也應該賣到220元至260元的。”烏魯木齊市林木種苗協會會長王勇說,長枝榆更慘些,同樣規格的苗子,買進來30元,三年后賣22元。
宿根花卉價格到秋季之后降得尤其厲害,包括矮牽牛、一串紅、鳶尾、石竹、荷蘭菊等在內的很多品種價格一路從1元到0.5元再到0.2元,有的甚至給錢就賣。營養缽灌木的同比價格也下跌了30%以上,2年生的水蠟僅能賣1.6元至1.7元,利潤微薄。
稍微得以幸免的是胸徑15厘米以上的大規格苗,當地稱之為“大樹”。另外,烏魯木齊推行“樹上山”項目,對本市及周邊地區胸徑4厘米至5厘米的喬木行情有所帶動。
人工、地租等各類成本的上漲,加劇了苗圃的負擔。自疆內控制用水以來,用量超過1000立方以后按高價水收費。以當地一個300畝的苗圃為例,用常規澆灌方式,以前澆一次水2000元,現在要1萬元。
“近三年入行的苗圃和小苗圃中,已經有不少人選擇離開。”王勇說,雖然無奈,但也是行業發展的規律,留下的人至少在資金、產品、銷路等方面有特長。
明確出路
同質化嚴重,是新疆苗木產業公認的最大問題。當地從業者如此描述:疆內幾乎有一半的苗圃品種類似,無非是榆樹類和大小葉白蠟,而且以胸徑2厘米至6厘米的占據絕對數量。在主要苗鄉中,呼圖壁的榆樹類品種約占種植量的1/5,烏魯木齊則接近2/5。
避開同質化,當然就要在產業中重新尋找和確定自己合適的位置,走專業化、差異化、特色化之路。做更專業的產品,新疆有些苗圃已經有了初步成果。張國慶說,當地陸續出現了專門做造型樹、球類苗、叢生樹的苗圃,甚至專業做觀賞草、水生植物的苗圃也出現了。
長期以來,新疆幾乎沒人專職做苗木經紀人的工作,大多是園林工程公司的采購人員,或有苗圃的人兼職做。近兩年,各地陸續出現了專職苗木經紀人,已經極大地促進了疆內苗木的流通。
2018年春季,烏魯木齊市推出了“綠園工程———送樹送花進萬家”活動,政府共投入了9000萬元。這其中,對蘋果、杏樹、李子樹等果樹品種拉動最大。張國慶表示,別墅、會所、莊園的綠化需求有逐步提升的趨勢,而且是“不差錢”的土豪訂單,已經有苗圃在轉型,未來專攻家庭園藝市場。2018年,疆內外旅游者超過1億人次,因此旅游景區對賞花、采摘類苗木的需求很大。這些都拉動了觀花、觀果類苗木的銷量,暴馬丁香、海棠等行情較好。
2018年的低潮令新疆的園林綠化從業者有些措手不及,但分析長遠前景,很多人還是充滿信心。畢竟,國家生態建設大趨勢,全疆發展需求,以及新疆在“一帶一路”所處的位置,都決定了其未來必然有著廣闊的空間。

近三四年來,新疆逐漸涌現出一些在品種、標準化、特色化等方面有“思路”的苗圃,引領了當地花木產業的發展;
在近乎于零的粗放管理條件下,七扭八歪的白蠟和雜草共生共滅;
從業者說這是來自華北地區的榆樹截干苗,正在緩苗,但從苗木狀態和苗圃環境看,能緩過來的比例不會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