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年開始,苗木做好了迎接旺市準備,可現實給不少苗木人迎頭一棒,不少品種價格只跌不漲,整個苗市有喜有憂,喜在行情上揚,有些能堅持住的中小苗圃開始打翻身仗,憂在不少粗放管理的種植戶,無人問津,清地處理,針對未來一年想要繼續在苗木事業上奮斗到底的苗木人,請認真看以下總結如下:
有些苗木人一開始經營苗圃的時候,銷售額不錯,于是就想著擴建,想在苗木市場站穩腳跟,大撈一筆。干苗木這行,除了喜愛與苗木打交道,最根本還是要完成資本的積累。但是,很多人在苗圃擴建的過程中走了彎路,導致賠了夫人又折兵。苗圃擴建是一種投資,只要是投資都伴有一定的風險。苗圃擴建,其實是增加苗圃種植的苗木數量,這就需要研當前行業走勢,然后再決定種什么苗。
苗木種植實際上是兩種種植方式,苗指得是種植幼苗,木指的是種植大型樹木,如果擴建選擇種植幼苗,就得提前調查當地市場暢銷的樹種;如果選擇種植大樹需要考慮的因素就比較多,首先需要考慮得就是種植樹種的前景。大樹的成本高,市場跨度大,而且投資周期很長,在選擇時就應該注意要盡量少得選擇當紅品種,因為當你的苗子長成的時候,很可能那個樹種已經過氣了。
種植大樹破壞環境,社會效益低但個人或私營企業利益大風險??;種小苗改善環境社會效益大提高社會就業率,提高土地利用率和附加值,個人或私營企業效益低風險大。我們做苗圃的,種植小苗還是大樹?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擴建選擇樹種時一般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通過當地市場調查,著重分析當地樹種發展走向。一般可以考慮鄉土品種。有豐富種植經驗的苗木人都知道,種植鄉土樹種風險比較小,而且鄉土樹種種植成活率很高,管理的人工成本則很低,外觀普遍偏好。
除了鄉土樹種,新品種也可作為苗圃擴建的預選苗。推陳出新,革故鼎新,苗木市場需要不斷引進新品種,才能保證市場多樣化,推動市場發展。很多苗農不敢選種新品種,也不愿意冒第一個吃螃蟹人的風險,其實選擇新品種,一般遵循適應性強、冠型方正、根系發達、價格適宜這幾個原則就可以了。
擴建苗圃說明你的苗圃已經達到一定規模,那么接下來就應該確定苗圃發展方向,未來苗木市場走得是標準化道路,標準化苗木前景廣闊,一些造型苗在苗木市場中也能站穩腳跟。
不過,在這里給大家提個醒,無論是苗圃擴建還是新建苗圃都要以長遠眼光看問題。每次賣苗必須保留固定隔間,要把樹形好的苗木保留下來培養成大苗,在不補種的情況下,切忌一次清場,切忌只選貴的不選對的,做好這些,擴建苗圃就沒有什么后顧之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