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閆大成老師,在我們這個行業里,閆大成老師想必是無人不曉,尤其在北方地區,以其與苗木打交道一輩子的經驗經歷,在業界中堪稱德高望重,縱使業界大咖,對其也無不敬重。而在忙碌的2017年,他也是馬不停蹄地參加、組織、主持各種活動,足可榮登園林綠化行業2017年的“網紅”人物榜,他所提出的的觀點、建議,對行業發展起到了積極引導的作用。
北方地區有哪些用苗標準?
閆大成:現在還談不上標準,標準相當于一個行業方向標,大家都要按照它來執行。目前來講,苗木產業是一個大農業的范疇,本身它的標準就很難制定、很難出臺,這也說明了植物的多樣性造成了制定這個標準的難度。所以,目前看到的標準都還談不上。
可以說現在整個的苗木產業,連專業術語都還談不上,比如大家經常提的“桿直帽圓”這個標準,現在大家都通用了這個“標準”就是所謂的一級苗,但依據這個標準,有的樹它本身就是彎曲的美、流線美,就好比垂柳、元寶楓,它本身的桿就是彎曲的,所以以這個所謂的專業術語來制定行業標準顯然是不合適的。
其次是現在的苗木生產連規范化都談不上,在專業的情況下需要有一定的規范,在苗木規范化生產的情況下再考慮區域性的標準-行業標準-企業標準,最后再出臺國家的標準,是一步一步來完成、完善的。
還有一個定桿高度的標準,課本上的專業術語是分枝點高度,但按照原來的分枝點高度和現在正常的產品分枝點高度比較,顯然是高了1米以上,比如法桐,現在一般通用的定3-4米分枝點,還有其他一些樹種都把分枝點定在這個高度。
但是分枝點要達到5-6米,這是部分企業的標準。就其所在的區域來說,它還有區域的標準,還有我們很多的苗木協會制定的協會標準,所以在這個基礎上再推出每一個樹種的“國標”。
標準來自于生產、來自于基層;服務于基層、服務于企業! 對于標準問題,不僅是北方,全國都在統一這個問題,比如地徑的概念,按照全國林業系統定義,地徑就是接近地面的直徑或者在嫁接點的部位稱為地徑,但是現在生產上用的,有從地面生長起來15-30公分不等的,這些都亂套了,這不叫標準,這是不規范。
現在簽供貨合同非常麻煩,并不是有意識的誰騙誰,而是大家在標準的認識觀點上不一致造成了誤會,從而出現了合同執行的困難。
中國園林網:因雄安新區建設的強力推動,北方苗木市場十分的熱鬧,作為北方地區的苗木企業,他們都做了哪些準備?
閆大成:在病蟲害方面的檢疫,非常的嚴格,這是對的,特別是國際檢疫的一些對象一定要掌握好、控制好,如果這方面不把好關,不嚴格的防控,有些病蟲害就會大量的侵入我國,比如美國白蛾,已經講了十多年,但是依然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甚至還在某些區域和范圍內進一步的泛濫成災,所以在這一塊是怎么做都不過分的。
至于分枝點高度等這些標準,對于苗木企業來說,大家不可能千篇一律,要體現我們植物類型的多樣性,不能用一個標準來規定。當然對于現在馬路的增寬,樓房越建越高等原因,現在的苗木分枝點越做越高,這是對的。
那么,還要考慮地被、花灌木類的景觀效果,所以這種標準不能作為樹種的唯一指標,這樣做是遠遠不行的。
中國園林網:在工程用苗方面,哪類苗木的需求空間比較大?
閆大成:在我們的沿海地區,從發達城市逐漸轉移到了欠發達的地區,這是用苗的大勢所趨。在沿海附近這些大的、發達的城市,他們基礎性的綠化已經告一段落,下一步就是改造提升的問題,在這方面的用苗數量也將大幅度的減少。他們需要高質量的苗子,但高質量的苗子并不見得就是更高分枝點的苗子。 其次是欠發達的西部城市,用苗類型也是正在逐漸過渡,他們的用苗量也在逐漸增加。還有就是從城市向農村轉移,現在國家特別重視農村的發展建設,比如特色小鎮、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等,這些方面都直接推動了用苗量的逐步增加。
下一步,我們的綠化觀賞苗木在未來的10年、20年之內,仍然會是我們的朝陽產業。比如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等這些,不論是哪個立項,都離不開我們的綠化,只要是綠化,就需要我們苗木產業的生產。
閆大成主持2017昌邑綠博會分會場論壇 閆大成和中花協綠化觀賞苗木分會北方工作站 中國花卉協會綠化觀賞苗木分會北方工作站,2017年5月成立,為園林綠化行業提供園林設計、苗木產品,為苗木生產企業提供需求市場的對接平臺,業務覆蓋京津冀魯晉蒙和東北三省等多省市區。
站長閆大成是山東省林業廳研究員(正教授),曾擔任山東省林木種苗協會秘書長、山東省科技廳專家庫成員,現任中花協綠化觀賞苗木分會副秘書長。退休后,他主要和企業接觸,從事一些策劃性的工作,特別是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他僅有的一個想法:和大家打成一片,把我們國家苗木產業的發展引向一個正常的發展軌道,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