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逆建設時代”
長期以來,城市建設帶來很多問題,諸如森林被破壞、生態系統脆弱和環境質量差等。為增加城市環境容量,實現永續發展,森林城市、生態新城、海綿城市等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不論是京津冀在建的大規模生態過渡帶,還是雄安新區提出的營造近自然林、生態林和千年秀林,“我們現在做的就是恢復原有的森林生態體系”,河北農業大學原校長王志剛提出。
王志剛認為,城市園林的發展,已經由城市街區綠化為主,轉向森林生態體系的建設階段。森林城市建設也已經轉變為以郊野森林公園為主的大森林生態系統建設時代。“森林生態系統的逆建設時代已經拉開序幕,苗木企業要做的就是及時轉換思路,適應這種發展,抓緊培育真正適合未來造林需要的苗木。”
雄安新區用苗要求
前幾年苗木產業發展迅速,為追求短期經濟效益,沒有兼顧苗木的原生態,生產、管理等都呈現一定程度的畸形發展。“雄安新區建設千年秀林的目標,對苗木產業提出了新的要求,是對行業發展的正確引導,也是行業由畸形發展回歸正途的轉折點”,河北保定筑邦園林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崔偉京提出,雄安的標準就是未來中國苗木產業發展的標準,苗木從業者要及早轉向,抓緊去庫存,調整種植結構,才能最終走出行業的冬天。
對于雄安新區用苗原則,中國雄安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生態建設事業部徐成立重點強調:一是優先使用原生地苗(鄉土樹種);二是優先使用本地苗圃苗木;三是一律使用原生冠苗(不截干苗)。根據10萬畝苗景兼用林用苗需求,徐成立建議企業在樹種規劃時以鄉土的、長壽的、珍貴的和美觀的樹種為主,對于一些優質的外來樹種積極穩妥地引進。在培育苗木的過程中要精耕細作,保證每一棵苗木都是優質的原生冠苗。此外,要重視打造品牌,建立和完善誠信體系,才能把苗木產業做大做強。
苗木產業:建立松散聯合體
現在,國內很多地區苗木發展都存在一些問題,如品種不適應市場需求、生產規模小而散、生產水平落后、相互之間沒有好的協調機制,抗市場沖擊能力差等。對應雄安新區巨大的原冠苗需求,苗木企業該怎么辦?如何進行對接?
河北省林業廳原巡視員王金品通過對定州市特別是大辛莊鎮的苗木種植及經營狀況的充分調研,提出發展新思路。“建立松散的聯合體是解決目前問題的關鍵”,王金品強調,雖然苗圃苗木囤量過剩,但高質量、大規格和造型苗木等仍然供不應求,多數苗農沒有能力培育大規模高質量苗木,造成對接困難。“想要培育出大規模高質量和規格一致的苗木,統一制定價格,統一對接,就需要把散戶連接起來,建成松散的聯合體,與科研單位、市場等共同克服發展中的困難。”王金品說。
會議中,匈牙利西爾瓦諾斯有限公司董事長皮特先生作了“關于匈牙利苗木新品種及園林廢棄物無害化處理技術”的報告,并推介了一種速生刺槐品種Robinia pseudoacacia ‘Turbo Obelisk’。該品種具有速生(15年生能長到普通刺槐30年生的粗度和高度,且木質密度差別不大)、干直、抗旱和抗寒等諸多優勢。研討會中,嘉賓對于中華金葉榆品種選育及產業化介紹、四倍體泡桐及優質速生用材林樹種應用、智慧園林建設與應用等主題的分享,也引發了與會者熱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