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真學習
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深入開展學習宣講解讀工作,真正做到學深悟透、入腦入心,切實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用黨的十九大精神統一思想和行動,主動對接十九大決策部署,加強調查研究,進一步謀劃好工作思路、目標任務和重點舉措,確保十九大有關林業的工作部署得到全面落實。積極作為,加強協調,爭取林業在實施精準脫貧、區域發展等國家戰略中獲得更多支持。同時,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激勵全體務林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馳而不息、久久為功,堅持不懈推進林業現代化建設。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創新宣傳形式,豐富宣傳載體,多出精品力作,為林業改革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推動實施
認真學習領會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準確把握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部署和要求,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全面加強鄉村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加大生態保護修復力度,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生態屏障。全面加強原生植被、自然景觀、古樹名木、小微濕地和野生動物保護,堅決制止開山毀林、填塘造地等行為,大力弘揚鄉村生態文化,努力保持鄉村原始風貌,真正留住鄉情、記住鄉愁。實施鄉村綠化美化工程,抓好四旁植樹、村屯綠化、庭院美化等身邊增綠行動,著力打造生態鄉村,提升生態宜居水平。建設一批特色經濟林、花卉苗木基地,確定一批森林小鎮、森林人家和生態文化村,加快發展生態旅游、森林康養等綠色產業,推動產業興旺,增加農民收入,助力精準扶貧。各級林業部門要積極參與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編制工作,主動爭取體現更多的林業內容。堅持因地制宜、改革創新,通過加大投入、典型示范等多種方式,探索形成林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長效機制。
加快步伐
啟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加快實施生態保護修復重大工程,擴大退耕還林、重點防護林、京津風沙源治理和石漠化治理等工程造林規模。以三北工程40周年為契機,新建2個百萬畝防護林基地,開展精準治沙重點縣建設。抓好雄安新區白洋淀上游、內蒙古渾善達克、青海湟水三個規?;謭鼋ㄔO試點,規劃造林723萬畝。發揮中央投資撬動作用,利用開發性政策性貸款300億元,發行綠色金融債券100億元,積極培育珍貴樹種和大徑材,建設國家儲備林1000萬畝。創新國土綠化機制,豐富義務植樹盡責形式,探索先造后補、以獎代補、贖買租賃、貼息保險、以地換綠等多種方式,引導企業、集體、個人、社會組織等各方面資金投入,培育一批從事生態保護修復的專業化企業,優先支持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國土綠化項目。大力推進森林城市、森林城市群、森林公園建設。力爭全年完成造林1億畝以上,其中人工造林5000萬畝,森林撫育1.2億畝。
保護管理
做好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將林業重要保護地納入紅線,實行最嚴格的保護制度,人工商品林原則上不劃入紅線??偨Y推廣安徽省成功經驗,探索實行林長制,全面落實地方黨委政府領導保護森林資源的責任。堅持以林地一張圖經營管理林地,加強征占用林地審核審批管理。重點國有林區全面實施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產業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完成第九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實現全國及各省森林資源主要指標年度出數。開展國家級公益林生態效益監測評價,抓好第二次全國林業碳匯計量監測,基本完成全國古樹名木資源普查。推動落實《濕地保護修復制度方案》,擴大濕地補助補償、濕地保護修復工程覆蓋面,加強濕地公園建設,發布國家和省級重要濕地名錄,開展第三次全國濕地調查試點,完成濕地面積變化年度監測任務。認真落實《沙化土地封禁保護修復制度方案》,擴大封禁保護范圍,抓好重點沙區灌木林平茬復壯和沙漠公園建設。加快推進森林法修改和濕地、天然林等立法,完善野生動物保護法配套法規。組織開展森林資源專項督查和重點國有林區毀林開墾專項清理,依法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活動。加強行政執法制度建設,依法辦理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案件,開展規范林業行政執法專項行動。爭取以國務院名義出臺進一步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意見,開展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聯合打擊行動,加強停止商業性加工銷售象牙后續監管。加大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監管力度,發布一批重點野生動物棲息地。建立重大林業有害生物災害核查、督辦、問責機制,提高社會化防治和綠色防治水平,防止松材線蟲病等重大災害蔓延。加強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和沙塵暴監測預警。
抓好防火
堅決貫徹中央決策部署,認真研究武警森林部隊改革后的森林防火機制問題,確保防撲火工作不受影響。加強國家和地方各級森林防火管理機構建設,完善機構,配齊人員,增強統籌協調能力,充分發揮森防指成員單位在森林火災撲救中的作用。大力推進地方專業森林消防隊伍建設,堅持標準化建隊,配備高技術裝備,全面提升火災撲救能力。通過明察暗訪、通報約談等措施,加強專項監督檢查,確保森林防火責任制全面落實。認真實施《全國森林防火規劃(2016-2025年)》,加快引進大型滅火飛機和全道路運兵車等急需裝備,提高火場通信、防火道路、物資儲備庫、綜合調度指揮平臺等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完善森林火災應急預案體系,堅持依案撲救,發生火情后重兵投入、科學指揮,集中力量打殲滅戰,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程度,堅決避免重大人員傷亡和生態環境損失。同時,認真抓好林業安全生產工作,嚴防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推進改革
認真總結天然林保護工程20年經驗,進一步完善天然林保護制度,爭取國務院出臺全面保護天然林的指導意見,統籌研究全面保護天然林與二期工程到期后的相關政策措施。開展國有林區和國有林場改革督查,強化地方政府責任落實,加快組建吉林、龍江、大興安嶺國有林管理機構。深入推進“四分開”,堅持分類指導、因地制宜推動政事企分開,剝離森工企業社會職能,將人員和機構逐步移交地方。抓好市縣級國有林場改革方案落地,基本完成主要改革任務,啟動省級評估驗收工作。抓好集體林業改革試驗示范,積極推行集體林地“三權分置”,完善集體林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快培育新型林業經營主體,促進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鼓勵各地開展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等改革。大力推進東北虎豹、大熊貓和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抓好管理機構組建運行、總體規劃編制報批、邊界和功能區劃落地、監測體系建設,推動自然資源資產統一確權登記和職責移交。出臺《國有森林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改革方案》,規范重點國有林區森林資源資產產權變動管理。配合有關部門繼續做好濕地產權確權試點工作。深化林業放管服改革,繼續清理整合林業行政許可事項,實現行政許可隨機抽查全覆蓋,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提升行政審批效率和服務水平。
提升能力
爭取國務院出臺加快林業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深入推進林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增加綠色優質林產品供給,力爭全國林業產業總產值達到7.5萬億元,進出口貿易額達到1600億美元。認定建設一批示范基地、示范市縣、示范園區和優勢產區,帶動林業產業高水平發展。加快生物質能源基地及多聯產發展工程建設,推動林產品精深加工和林業產業集聚發展。完善森林認證制度,實施森林生態標志產品建設工程。啟動中國林產品交易中心建設,制修訂一批林產品標準,加強重點林產品品牌建設和質量監管。推進林業產業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及時發布監測預警指導報告。創新林業扶貧機制,加大深度貧困地區生態扶貧力度,推動定點幫扶縣按期脫貧。認真籌備2019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辦好中國國際森林產品博覽會、中國林產品交易會、中國森林旅游節等節慶展會。
推動發展
提高林業發展質量,既要靠科技,又要靠管理。要加強林業科技創新,提升科技對林業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繼續實施林業科技扶貧、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標準化提升三大行動。組織開展新時代中國林業現代化戰略研究,為林業現代化建設做好頂層設計。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推動成立京津冀、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三大區域林業協同科技創新中心。加快實施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種業自主創新等重點科研專項,抓好新一輪森林資源核算研究和負離子監測試點,推動建設國家林木種質資源設施保存庫。強化林業植物新品種保護,開展實施知識產權創新戰略試點。深入實施“互聯網+”林業行動計劃,抓好金林工程、生態大數據、智慧監管平臺等項目建設,加強政務信息系統、綜合辦公系統建設,完善基礎網絡設施,維護網絡和信息安全,用林業信息化帶動林業現代化。著力提升森林質量,加快建立國家、省、縣三級森林經營規劃體系,編制完成重點國有林區和國有林場森林經營方案。抓緊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推進森林經營樣板基地建設,抓好森林撫育和退化防護林更新改造。加強林木種苗培育和質量監管,優化種苗樹種結構,從源頭上提高森林質量。
交流合作
圍繞國家外交大局和林業中心工作,全力打造林業國際合作新格局。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林業務實合作,推動落實《鄂爾多斯宣言》《“一帶一路”防治荒漠化共同行動倡議》。認真履行相關國際公約和雙邊協議,做好重要國際會議參會準備,辦好中外林業機制性會議,講好中國林業故事,貢獻中國智慧和方案。妥善應對涉林熱點敏感問題,維護國家利益和形象。辦好世界竹藤大會、第二屆世界生態系統治理論壇、亞太森林組織10周年活動、第四屆世界人工林大會、全球雪豹保護大會,繼續推動全球森林資金網絡落戶中國。與有關國際組織加強協調,拓寬交流合作平臺。繼續開展“走近中國林業”主題活動,展示生態文明建設成效。推進大熊貓、朱鹮等國際合作研究,加強境外森林資源培育與利用,抓好林業援外培訓和項目建設,擴大林業利用外資規模。
夯實政策和人才支撐
完善林業生態保護恢復和林業改革發展財政政策,擴大政策覆蓋面,增加林業資金投入。提高天保工程社會保險、政策性社會性支出補助標準,啟動國有林區林場道路建設工程,完善鞏固退耕還林成果政策,擴大集體和個人天然林停伐補助面積,擴大生態護林員規模和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范圍。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原則,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加大干部教育培訓力度,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著力引進培養更多優秀人才,鼓勵高校林科畢業生到基層工作,努力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林業干部隊伍。推進林業工作站、木材檢查站、科技推廣站等基層站所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提高執法、服務、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