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id="geo8y"></table>
  • <source id="geo8y"><option id="geo8y"></option></source>
    <source id="geo8y"><rt id="geo8y"></rt></source>
    會員服務| 客服熱線:0527-83091818

    苗木新業態,森林旅游前景不錯!

       2018-01-15 科學網632
    核心提示:越來越多的人向往森林,森林旅游不僅成為一種時尚,而且開始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在專家的定義中,森林旅游是以森林、濕地、荒漠和野生動植物資源及其外部物質環境為依托,所開展的游覽觀光、休閑度假、健身養生、文化教育等旅游活動的統稱。森林旅游的主要載體,則主要依靠森林公園
    越來越多的人向往森林,森林旅游不僅成為一種時尚,而且開始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在專家的定義中,森林旅游是以森林、濕地、荒漠和野生動植物資源及其外部物質環境為依托,所開展的游覽觀光、休閑度假、健身養生、文化教育等旅游活動的統稱。森林旅游的主要載體,則主要依靠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和林業系統的自然保護區。一大批樹木園、野生動物園、林業觀光園等也被納入了森林旅游的范疇。  
    國家林業局森林旅游管理辦公室主任程紅表示,森林旅游已由傳統的觀光游,成為如今的養眼、養心、養生的時尚事業。  
    森林旅游成富民支柱產業  
    程紅介紹,當前,森林旅游已成為繼經濟林產品種植與采集業、木材加工與木竹制品制造業之后,年產值突破萬億元的第三個林業支柱產業。  
    在國家林業局森林旅游管理處處長陳鑫峰博士看來,森林旅游給傳統林業發展帶來了深刻變化,拓展了森林的多功能利用途徑,提高了森林福祉的利用水平,使林業與民生的關系更加廣泛、更加深入,也為保護與利用、生態與產業找到了一條和諧發展之路。  
    在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時,森林旅游創造著巨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文化效益。  
    據統計,截至2016年底,全國各類森林旅游地數量超過9000處。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和林業系統自然保護區總數達7181處。其中,國家森林公園828處,國家濕地公園836處,林業系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59處,國家沙漠公園60處。  
    森林旅游成了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最佳途徑之一。  
    近30年來,我國森林旅游業一直保持著快速增長態勢。這樣一組數據令人振奮:在過去的5年中,全國森林旅游游客量累計達46億人次,年均增長15.5%,創造社會綜合產值33400億元。  
    “十二五”期間,全國森林旅游游客量的年增長率超過15.5%。2016年,全國森林旅游游客量達12億人次,約占國內旅游人數的27%;森林旅游創造社會綜合產值9500億元;2017年,全國森林旅游游客量預計達14億人次,占旅游人數的比例約為28%,創造的社會綜合產值預計達11500億元。
     
    森林旅游進入黃金時代  
    今后一個時期,將是我國森林旅游發展的黃金時期。有關專家作出這樣的判斷是有充足理由的。  
    首先,各級政府對森林旅游工作越來越重視。而且,很多企業、社團、高校、研究機構、金融機構等都把目光投向了森林旅游。更重要的是,廣大公眾對森林旅游的需求旺盛。  
    “國內外眾多研究和實踐都表明,作為陸地最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森林對于維護和促進人類健康具有十分積極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要發揮這種作用,發展好森林旅游是關鍵。”陳鑫峰說。  
    發展森林旅游,契合了國家重大戰略導向,符合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建設、健康中國建設的要求。發展森林旅游,契合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需要。  
    據全國32個省市自治區和臺灣地區的5839份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具有“走進森林,親近自然”意愿的受訪者比例超過98%;93%的受訪者愿意接受森林養生服務,86%的受訪者對森林養生基地有興趣。  
    陳鑫峰認為,發展森林旅游是實現林業轉型發展的重要途徑。隨著集體林區、國有林場、國有林區三大林業改革的深入推進,隨著天然林全面停止商品性禁伐,發展森林旅游成為鞏固林業改革成果、調整林業產業結構、推動林業轉型發展的重要途徑。  
    在談到森林旅游發展的總體思路時,專家表示,要圍繞拓展森林多功能利用、提高保護性利用水平、更好地滿足人民對森林旅游的高品質、多樣化要求這個中心,實現提高森林旅游有效供給、發揮森林旅游綜合帶動功能、實現森林旅游可持續發展三個目標。完成從觀光旅游為主向多業態并舉轉變、從局部熱絡向整體繁榮轉變、從過度依賴大景區發展向全面提高森林、林木、林地的利用水平轉變。  
    森林旅游孕育新業態  
    近年來,森林體驗、森林養生等迅速起步,成為森林旅游發展的重要新業態。  
    所謂的森林體驗,是豐富、增加游客在森林中的活動內容,加大與森林親近、密切的深度。體驗方向目前包括接觸體驗、認知體驗、運動體驗、休閑體驗、生活體驗等。  
    森林養生則利用森林優質環境和綠色林產品等優勢,開展一系列以改善身體素質及預防、緩解和治療疾病為目的的活動。前不久,北京林業大學專門成立了森林養生研究中心,開始培訓專業人才。  
    還有,發展冰雪旅游可以推動我國北方地區特別是重點國有林區的森林旅游發展。此外,森林特色小鎮也是新秀之一。  
    全國多地也在支持森林旅游發展。比如浙江、安徽、江西等地陸續開展了森林村莊的建設實踐,出臺了《森林村莊創建考核辦法》《森林村莊建設技術導則》等。早在2007年,福建省林業廳推出了“森林人家”建設模式,安徽、浙江、湖南、廣西、重慶等地也陸續開展了這項工作。目前,森林人家數量超過5000戶。實踐證明,建設森林人家是幫助貧困人口增收的好途徑,也是滿足公眾個性化需求的好途徑。  
    不僅如此,國家森林步道也開始深受歡迎。通過森林步道,可穿越著名山脈和典型森林,串聯具有國家代表性的自然風景和歷史文化資源。2017年,國家林業局公布了第一批國家森林步道名單。  
    近年來,森林馬拉松、叢林穿越、極限運動、生態露營漸受關注,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青睞。這些活動融體育運動與自然教育、健康養生為一體,使參與者在收獲競技體育帶來滿足感的同時,也得到良好的生態體驗。  
    在一系列新業態的催生下,森林旅游的前景更加絢麗。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園林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資訊
    點擊排行
    国产91精品看黄网站在线观看_伊人大杳焦在久久综合网_欧美亚洲国产中文精品久久高清_久久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table id="geo8y"></table>
  • <source id="geo8y"><option id="geo8y"></option></source>
    <source id="geo8y"><rt id="geo8y"></rt></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