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中,自然岸線保有率和海洋保護區面積兩項屬沿海省份考核指標。換言之,四川在其余8項上均獲高分。
連續多年,我省森林覆蓋率和森林蓄積量保持“雙增”勢頭。截至去年底,我省森林覆蓋率達到36.88%,森林面積達到1792.75萬公頃,森林蓄積量達到17.53億立方米。森林蓄積量和森林面積分別位居全國第三、第四位。同期,我省天然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和濕地保護率分別達到84.7%、57%。
作為全國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省份之一,我省自然保護區建設同樣走在全國前列。截至去年底,我省共設立各類自然保護區168個,總面積841.5萬公頃,占我省國土面積的17.35%。在保護區內,我省70%的陸地生態系統種類、80%的野生動物和70%的高等植物,特別是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動植物得到較好保護。

“保護好生態,其實就是設法做好增量,保護存量。”省林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過去五年,在繼續鞏固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基礎上,我省陸續啟動川西藏區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濕地修復與恢復工程、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及大規模綠化全川等重點生態建設工程。
在保護存量方面,我省圍繞地方立法、打擊違法、機制體制改革等方面,先后出臺《四川省野生植物保護條例》等地方法規,為生態資源保護提供法律武器。連續多年發起打擊涉林違法犯罪省級專項行動,并持續清理整頓保護區違法違規開發行為。在機制體制改革層面,先后試水市場化治沙、啟動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率先在全國劃定生態紅線,嚴格開發準入。(記者 王成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