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種植風險高種植量減少
昆明約伯花卉有限公司除了做百合批發,也參與種植。該公司總經理楊道銀表示,近兩年種植百合的利潤越來越低,特別是這兩年的冬季百合市場,很多種植戶幾乎年年虧損,因此大家都在做控量,今年的總體種植量約減少20%。百合種植的風險目前是所有切花中最大的,一個百合種球的成本大約兩塊錢,人工成本近年來越來越高,肥料、地租也都在上漲,一枝一代球的百合種植成本基本在3塊到4塊錢之間,再加上今年9月份云南百合種球進口的問題,百合種植市場的前景很不明朗,不少種植戶都開始轉種其他利潤更高的品種,市場供不應求,價格自然上漲。
市場需求加大有待檢驗
雖然價格上漲,但是市場仍處于搶貨狀態,是市場需求真的增加了嗎?帶著疑問,記者又采訪了發貨商臧盼。臧盼的主要業務面向上海市場,據他介紹,今年從10月份開始百合花價就一直保持在高價位,每扎百合的價格相比往年同期平均上漲5元至10元,這段時間的百合發貨并不像往年那么順利。據分析,切花百合價格持續上漲原因有二,一是整體供貨量少,這段時間的花大多是今年8月份下種的一代球(種球越大,花頭越多,多頭通常都是一代球,兩頭或三頭的多是二代或三代的宿根花),且多來自昆明市旁邊的昆陽地區,而昆陽多以大規格種球為主,兩頭和三頭的中等貨產量偏少,市場供貨緊張,此外今年8月百合種球價格有點爛市,很多種植戶對冬季百合市場信心不足,減少了種植量,再加上今年云南地區雨水偏多,種植受到影響,夏季花到冬季花沒有銜接好,也是產量不足的原因之一。第二個原因是各大電商平臺崛起,對百合的收購量大大增加,電商平臺主要收購兩頭和三頭的中等貨品,市場上中等貨本就供不應求,價格自然也就水漲船高,進而拉高了多頭以及單頭的價格。同時,電商的大量采購也可以看出家庭消費需求的增加,在電商的推廣和帶動下,家庭消費逐漸在百合市場上顯現出來。
據了解,到12月中下旬,江蘇、東北、福建等地的百合將陸續上市,有望緩解目前供貨不足的現象。據預測,屆時百合價格將有所下降,但是降幅不會太大,高價位很可能延續到明年4月百合大量上市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