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生態管護扶貧方面,鞏固已聘生態護林員成果的基礎上,做好新增3500名生態護林員的選聘工作;提高生態護林員就業能力,拓寬增收渠道;用好天然林管護1.2億元資金,吸納貧困人口參與管護,增加勞務收入。2017年國家新增我省生態護林員指標3500人,增幅達50%。
我省推進林業產業扶貧精彩紛呈——以產業帶就業,南康的家具產業,宜豐、銅鼓、奉新的竹產業,金溪、吉水、遂川香精香料產業;有的發展林下經濟,重點發展油茶、竹筍、香精香料、森林藥材、苗木花卉、森林景觀利用等六大主導產業;有的模式新穎,豐城的“五統一分”油茶發展模式、全南的“公司+貧困戶”模式、弋陽的“雷竹+脫貧”模式,深受當地貧困戶好評。

綠色金融扶貧讓貧困戶得到利好。我省加快推行林地經營權流轉證制度,開展林權抵押貸款等自然資源抵押貸款,加快林業資源變資本,推動林業適度規模經營;推進“財政惠農信貸通”“油茶貸”等惠農貸款融資,向貧困地區發展林下經濟產業傾斜;與國開行、農發行開展合作,在貧困地區啟動一批國家儲備林、森林藥材、香精香料、森林旅游等生態產業項目,提高吸納貧困人口就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