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id="geo8y"></table>
  • <source id="geo8y"><option id="geo8y"></option></source>
    <source id="geo8y"><rt id="geo8y"></rt></source>
    會員服務| 客服熱線:0527-83091818

    揚州“城市雙修”試點方案出爐,重視生態修復

       2017-12-10 揚州網733
    核心提示:昨天,市政府正式發文公布揚州市城市雙修試點工作實施方案,這標志著揚州市城市雙修工作全面啟動實施。昨天下午,記者請規劃部門專家,對這一方案進行了解讀。劃分區域三大區域試點示范為扎實推進生態修復和城市修補試點建設,著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改善環境質量、凸顯
    昨天,市政府正式發文公布“揚州市‘城市雙修’試點工作實施方案”,這標志著揚州市“城市雙修”工作全面啟動實施。昨天下午,記者請規劃部門專家,對這一方案進行了解讀。
     
    劃分區域
    三大區域試點示范
    “為扎實推進生態修復和城市修補試點建設,著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改善環境質量、凸顯風貌特色,大力推動城市轉型發展,著力提升城市首位度和綜合競爭力,不斷彰顯人文、生態、精致、宜居的城市特色,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揚州提供有力保障,同時努力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揚州市結合揚州實際,制定了‘城市雙修’實施方案。”市規劃部門專家介紹說,這一實施方案將以“城市雙修”專項規劃為引領,以項目推進為抓手,開展層次豐富、內容多樣的生態修復和城市修補工作,系統治理城市病,補齊城市短板,優化空間布局,提升生態環境,彰顯城市特色,形成一批優秀的示范項目,并以兩年試點工作為基礎,先行先試“城市雙修”的適宜技術,研究建立推動“城市雙修”工作的長效機制,確保到2019年“城市雙修”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城市病”得到有效紓解,城市治理和服務工作水平顯著提升。
     
    據介紹,揚州市“城市雙修”試點工作將堅持統籌規劃,系統推進。以提升城市品質、改善人居環境、彰顯揚州“古文水綠秀”的城市特色為目標,針對揚州生態保護、公共服務與市政設施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和不足,合理劃定重點區域,排定重點項目,以點帶面、盤活全局。同時因地制宜,分類推進。
    “整個試點工作將點面結合,分區推進,同時采取點線面結合的形式,針對重點區域的重點地段集中推進各項雙修試點項目。揚州市將劃分雙修試點示范區域,本次揚州城市雙修試點的工作范圍為:揚州市中心城區范圍。其中,結合揚州市實際,劃分雙修試點示范區域,初步擬定先在三大區域先行試點。”據規劃部門介紹,這三大區域是:把東南片區作為“城市雙修”綜合示范區,將針對“臟、亂、差、雜、洼”等重點城市問題進行綜合治理,整治七里河、提升三灣濕地公園,整治老舊小區、建設社區公園、增補公共設施、完善基礎設施,改善片區風貌。把江廣融合區作為生態修復示范區,結合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嚴格落實“四控一禁”要求,做好區域生態修復與環境綜合整治,重點推進廖家溝中央公園、“三河六岸”景觀風光帶等項目建設;把歷史城區作為城市修補示范區,將鞏固揚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成效,加快推進古城安全通道、街區消防設施、口袋公園、公共空間等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古城濱水空間慢行系統,提升古城品質和風貌。
     
    生態修復
    涵蓋四大方面內容
    “城市雙修,即生態修復和城市修補。具體來說,揚州市實施生態修復將涵蓋四大方面內容。”規劃部門的負責同志介紹說,這四大方面內容包括:構建城市生態格局、公園體系建設、水環境治理與修復、山體治理與修復。
    【構建城市生態格局】將堅持生態優先理念,形成“兩廊、一楔、多綠道、多點”的城市生態網絡。全面推進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完成廖家溝中央公園四期、“三河六岸”景觀風光帶建設,建設廖家溝-夾江-芒稻河13公里綠道;構建儀揚河-夾江生態廊道,啟動揚子津生態中心二期建設。
    【公園體系建設】將按照公園體系“111”工程的要求,打造10個1平方公里以上的生態體育休閑公園,實現生態體育休閑公園和功能性體育場館的無縫連接;全面建成100個社區公園,重點突出主城區東南部、西北部區域,加密社區公園布點,確保主城區真正形成“沒有空白板塊、均衡均勻分布”的社區公園體系;按照“有一片300平方米的水泥或橡膠平地、一個四向籃球架、一盞太陽能燈、10米長椅或長凳和10棵大樹以上的配套綠化”的建設標準,改造提升1000個農村“五個一”文體活動廣場。同時,探索公園為核心要素的城市發展模式,建設“公園+”的城市,也就是公共空間+公共服務+居民住宅。
    【水環境治理與修復】將持續深化“清水活水”工程建設,嚴格落實“河長制”,加大黑臭河道整治力度,系統謀劃、統籌協調市區水系治理,通過截污、清淤、活水、保潔、生態修復等工程措施,提升城市河道生態環境質量,重點做好槐泗河、七里河等河道水環境整治。到2019年,全面消除城市河道黑臭水體,全市重點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87%,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100%。加快城鎮污水管網建設,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運營、統一維護”的要求,全面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提升生活污水處理水平,逐步實現揚州中心城區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95%,完成第三污水處理廠建設和湯汪污水處理廠擴容改造;強化河湖生態修復技術研究,推行低影響開發建設模式下的排水系統設施建設,推廣應用生態護坡形式,通過截污并網、雨污分流、濕地建設等措施,逐步恢復河湖自凈能力。
    【山體治理與修復】將推進“十里蜀岡”生態修復,進一步提升花都匯生態公園建設品質;開展官河、唐子城水系(一河兩岸)綜合整治,改善兩岸環境;實施蜀岡中西峰生態修復,完善蜀岡生態體育公園、建設隋煬帝墓考古遺址公園,全面恢復“十里蜀岡”的自然景觀和歷史風貌。
     
    城市修補
    5大舉措讓城市更美
    “在城市修補方面,將在空間環境優化、功能設施完善、特色風貌營造、重點地區更新、市容市貌整治等5個方面著力,從而把城市建設得更加美麗。”規劃部門負責同志介紹。
    【空間環境優化】積極落實“小街區、密路網”規劃要求,制定《揚州街道設計導則》,推動街道“人性化”轉型,構建科學合理的開敞空間網絡和城市綠地系統。結合古城豐富的濱水空間,提升濱水綠化、完善慢行設施、打通濱水慢道、串聯城市綠地,形成暢通、怡人、富有活力的城市濱水慢道系統。
    【功能設施完善】以省運會召開為契機,加快省運會體育場館建設,建成開放游泳健身中心、射擊運動中心,完成市體育公園改造提升工程,推進明月湖和體育公園的連通改造;進一步加快城市更新改造步伐,繼續實施“八老”改造工程。
    【特色風貌營造】開展傳統建筑特色調查與傳統研究、傳統建造技藝調查和傳承研究、城市空間和地域建筑特色塑造規劃設計指引、傳統建筑修繕技術導則四項報告研究,對灣頭古鎮開展地域建筑特色塑造試點,傳承地域文化、塑造建筑特色。
    【重點地區更新】豐富提升古城歷史文化街區,大力實施唐子城保護利用等重點工程,推進東關街5A級景區和瘦西湖世界級景區創建;加快東南片區更新改造,按照“三網同構、搭建骨架,九園同建、重塑形態”要求,全面落實路網、水網、綠網、公園體系建設和拆遷整治工作,致力打造城市“雙修”綜合實驗區、宜居社區建設示范區。
    【市容市貌整治】對南部快速道路、揚子江路、文昌路等“一環六路”道路沿線市容市貌整治,實施立面出新、店招店牌整治、景觀綠化提升、城市亮化改造等,整體提升城市環境品質。貫徹住建部《城市建成區違法建設專項治理工作五年行動方案》,堅決遏制城市建設區新增違法建設產生,全面清查并處理建成區現有違法建設,改善城市人居環境,營造良好的生態、生產、生活空間。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園林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資訊
    點擊排行
    国产91精品看黄网站在线观看_伊人大杳焦在久久综合网_欧美亚洲国产中文精品久久高清_久久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table id="geo8y"></table>
  • <source id="geo8y"><option id="geo8y"></option></source>
    <source id="geo8y"><rt id="geo8y"></rt></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