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化市花木種植面積有10多萬畝,是十大主導農業產業之一,每年產值超過10億元,被花農稱為“搖錢樹”。從2002年起,花農一哄而上,大批量種植投資少、見效快的杜英、龜甲冬青、香樟、樂昌含笑、桂花等市場競爭力不強的花木。有的村見縫插針,連房前屋后都種上了花木,發展速度驚人。最終,盲目種植導致低檔花木供大于求,不少花農忍痛把杜英、龜甲冬青砍掉當柴燒。隨后幾年,苗農看到紅楓、櫻花暢銷,又盲目擴種,到2012年達到頂峰。當時,溪口鎮東岙片漫山遍野都是紅楓。令苗農沒有想到的是,好日子也就此結束。2013年以來,紅楓、櫻花等價格一路下滑,銷售每況愈下。

這些教訓,一方面是因為從業者忽視了的經營規劃的重要性,不愿意花費時間、精力在直接生產以外的事情上;另一方面,也不乏因為對自己的經驗和判斷缺乏信心,最終選擇隨大流的從業者。做苗木生產,多一點思考,在實際操作中確實能起到不少的作用。當周邊人都在大面積繁育某一苗木品種的時候,苗木價格很可能會跌。
對于苗農或苗企來說,在某一時期,專家、學者的話可以參考,但不要奉為刻板的教條。因為苗木行業的專家都是地域性的,沒有全國性的。各地情況不一樣,繁殖、應用的花木也不同,因此,經營思路也不一樣。培育和經營苗木,外界的說法只能作為參考,大主意還要靠自己拿,這需要苗木從業者有較強的分析意識和較長時間的經驗累積。

適地適樹不僅要考慮是否適合引種地,還要考慮種植戶開發可能的引種地區。樹種的特色如用材樹種的材質、生長速度、干形,樹種的特性如耐旱、耐寒、耐鹽堿、耐瘠薄、耐水濕、抗蟲、抗病等。比如園林樹種的特色包括花期、花色、外觀、葉形、葉色、莖干色彩及是否可以實現凈化、香化、美化、綠化及彩化等,經濟林樹種則主要是果期、產量、品質、外觀、營養成分、藥用成分及用材樹種特性所要求的指標。一個樹種再好,如果市場存量過大,也將視為過剩。

盲目跟風種植、擴張規模,是苗木生產的大忌。做一個愛思考的苗木人,同時對苗木產品品質、苗圃管理、客戶服務等方面都有自己的堅守,堅持用苗木產品說話,用管理進步,用服務競爭,有實力,才更有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