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距離上屆“世界杯”花藝大賽已經過去了兩年,再回頭看這一比賽,有什么想與大家分享的?目前你的狀態如何?
倪志翔:2015年我代表中國去德國參加第14屆“世界杯”花藝大賽,當時我采用東方元素進行創作。我認為,東、西方花藝師在設計手法上有本質區別,西式設計是以多種顏色的花朵及草本植物,通過人文理念重新組合成新的藝術風格,其作品在用材上大多花材占9成,葉材占1成,而中式設計不僅要在作品中賞花,還要賞葉、賞根、賞枝條。我以東方元素進行展示,得到了很多國際同行的認可。我覺得應該延續這種東方審美,繼續提升我的花藝水平,于是決定放下經營,全身心投入到花藝研究工作中??梢哉f,目前我的狀態很好。
記者:作為多年研習傳統插花的花藝人,有什么心得體會?
倪志翔:我經常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我們總是把國外的花藝老師請進來,而我們中國花藝師不能走出國門,把傳統插花藝術教給外國人?我覺得中國花藝的美很獨特,有意境美、內涵美、整體美……近年來,隨著我國國力的增強,我們應該提升藝術自信、文化自信,是時候走出國門,把我們的傳統花藝推向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真正的花藝水平。
記者:最近剛剛參加國際裁判培訓并通過認證,加入INTERFLORA國際評審團隊,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倪志翔:這次有25位花藝專家拿到國際裁判資格,這是業內很有影響力的一件事情。我覺得,首先我們要建立行業標準,國際花商聯經過15屆比賽的沉淀,已經總結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得到世界認可的執行評判標準和考核標準,值得更多花藝人去學習,這也將推動我國花藝行業的發展。身為裁判,我們要本著尊重行業、尊重選手的原則,用國際標準去發現人才、培養人才、關注人才。
倪志翔:這次有25位花藝專家拿到國際裁判資格,這是業內很有影響力的一件事情。我覺得,首先我們要建立行業標準,國際花商聯經過15屆比賽的沉淀,已經總結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得到世界認可的執行評判標準和考核標準,值得更多花藝人去學習,這也將推動我國花藝行業的發展。身為裁判,我們要本著尊重行業、尊重選手的原則,用國際標準去發現人才、培養人才、關注人才。
記者:你認為能參加“世界杯”花藝大賽預選賽的選手應具備什么條件?
倪志翔:備受矚目的第15屆“世界杯”花藝大賽中國區選拔賽已經啟動。在我看來,花藝師分為兩種,一種是面對一盆清水,拈花一朵,邊聽音樂邊喝茶,讓花傳達自己內心的感受,這種屬于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的花藝人。另一種屬于競技型,他們勇于挑戰自我,在不斷的失敗中勇敢前行。對于他們,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我就是在競技中成長起來的花藝人,國此我希望更多年輕人通過這個平臺檢驗自我,從中獲取寶貴經驗。要讓中國花藝在國際上有立足之地,首先我們要自信,要走出國門,讓世界了解中國花藝,這樣我們才有話語權,中國傳統花藝的精髓才可以屹立于世界。
記者:你是否關注到此次“十九大”對于花藝行業的影響?
倪志翔:剛剛結束的“十九大”重點提出文化自信、文化復蘇,我相信在這股浪潮下,中國插花藝術一定會發展得越來越好。5年后,中國的插花藝術或將引領世界,因為我們的傳統花藝不僅是一個形態,更是一種語言,這種語言超越了民族、超越了流派,是一種永恒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