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葉豆梨秋季葉色表現
這么好的品種,從業者競相追逐很正常。但如今生產彩葉豆梨的人日漸增多,市場終將飽和,什么產品能脫穎而出,獲取高額利潤呢?日前記者走訪的河北省冀州市綠澤農場似乎能給大家一些啟示。
品質
有個故事,某苗木論壇上,大家討論什么品種最好賣。有人說新優品種、有人說大規格苗、有人說彩葉樹種、有人說鄉土品種、有人說造型苗木……眾人爭論不休。最終某人提出,品質好什么都好賣,所以高品質苗木最好賣。
于是,共識達成。
可能有人對“高品質苗最好賣”這句話不以為然,覺得這是廢話,但綠澤農場總經理耿飛不這么看。在生產彩葉豆梨時,他始終把品質放在第一位。
在該公司一年生苗定植區記者看到,高約1.5米的彩葉豆梨葉片油亮,呈暗綠色,有手掌大小,主干粗度接近大拇指。
“常有客戶問我,你的苗價格比別人高,個頭卻比人家矮,賣得出去嗎?”耿飛告訴記者,這是典型外行人提的問題。
“彩葉豆梨苗好不好,不在于高而在于壯。只有壯苗主干才粗。”一同參觀的河北一森園林公司總工張子入說,小苗主干下粗上細,是健壯彩葉豆梨的特征。而那些只有高度沒有粗度的苗,后期長勢及抗逆性要差很多。
斷根是耿飛提高彩葉豆梨移栽成活率的重要手段。目前市場上的彩葉豆梨,普遍使用杜梨作為砧木低接。梨屬植物是“蘿卜根”,主根粗壯,須根少,直接移栽不易成活。河北定州燕青苗圃場總經理楊彥青就在這方面吃過虧。
楊彥青也做彩葉豆梨,但之前不了解斷根的重要性。“當時我的苗就賣到幾公里外的苗圃,因為沒斷根,成活率只有60%左右。”他告訴記者,現在他的苗都做斷根。
耿飛的斷根處理是在嫁接之前,直接切斷砧木的主根。“讓砧木形成更多須根,增加吸收能力,嫁接后促進接穗長勢。”他說,操作很簡單,用鐵锨鏟斷即可,但能將移栽成活率提升至95%以上。
“這些技術都是張老師傳授的,我現在是他的徒弟,關門徒弟。”他說的張老師是張子入。
據張子入介紹,斷根后苗木會有一段時間停止生長,但之后樹干更粗、葉片更光滑厚實。這樣做效果不在“面子”而在“里子”,考慮的是客戶利益。“彩葉豆梨是個好品種,也是個新品種。如果你賣的苗移栽成活率低,他不僅說你的苗不好,還會說彩葉豆梨不好。這對彩葉豆梨太不公平了。”他說。
除了斷根,耿飛提升苗木品質還有個手段:平茬。他苗圃里的彩葉豆梨,樹干都比較直,他說這要歸功于平茬,“長一年后平茬,兩年后平茬,有的還是彎,三年也要平。”他指著地里有些樹干彎曲的苗說,“別看挺粗了,我也要把它給‘平’了。通直的樹干是保證優美樹形的基礎。”
品種
看苗期間,記者印象最深的是兩排胸徑10厘米左右的彩葉豆梨,總量有上百株,高五六米,樹冠較窄,呈寶塔形狀,排列整齊。耿飛表示,該品種名為‘克利夫蘭精選’,是三年前定植的,當時胸徑只有3厘米。
“我們的彩葉豆梨是從海寧俄勒岡公司引進的,共8個品種,分別是‘克利夫蘭精選’、‘秋火焰’、‘貴族’、‘資本’、‘雄雞’、‘新布拉德福德’、‘紅塔’和‘三體’,價格不便宜,但種源純正。”談到彩葉豆梨的品種,耿飛很自豪。雖然都是彩葉豆梨,但這些品種個性不同,差別很大。有的樹冠很窄,枝條直立性強,例如‘克利夫蘭精選’,寶塔似的樹冠骨感緊致;有的樹冠豐滿,枝條開張角度大,就像國槐,例如‘紅塔’。樹高也不一樣,矮的只有六七米,高的能達到10米以上。
在河北衡水地區,彩葉豆梨紅葉期為11月初至12月初,但不同品種葉片變色方式不同。耿飛告訴記者,有的品種是先變淺,然后變為橙色;有的是先變深,成為紫色,再變成鮮紅色;有的是直接變紅。“用苗方可根據需求選擇品種。”他說。不同品種抗寒能力也不一樣,最耐寒的是‘秋火焰’,在冬季最低溫-38℃的環境下生長正常。
豐富的彩葉豆梨品種,讓未來越來越講求精致園林的市政綠化升級和庭院景觀工程獲得了更多便利,如果每個品種都有足夠數量和規格的產品,就意味著成為該類苗木的全能型供應商。
綠澤農場就是這樣考慮的。雖然入行只有三年左右時間,但其彩葉豆梨產量增速很快,目前面積已接近800畝。其中,胸徑4厘米以上的苗存圃量約5000株,總苗量在100萬株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