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垂訓(第9屆大賽冠軍)


“作品以法國女士的帽子為靈感,希望展現出作品優雅氣質的一面。”陳垂訓在接受采訪時說道。作品中,陳垂訓選用臺灣本土的三角尤加利和文心蘭進行創作,黃色與綠色的搭配和諧而亮眼,通過大面積的綠色表現出植物的質感。被稱為“跳舞蘭”的文心蘭無論是在花型上還是質感上都具有跳躍的美感,它隨著模特走動的步伐表現出輕盈愉悅的律動感。在手捧花設計上,陳垂訓采用波浪形的線條設計,搭配高低錯落的花串,頗有“風中飛揚的裙擺”的視覺感。在技巧方面,陳垂訓以粘貼、纏繞、串綁等基礎花藝技巧為主,用兩天時間完成了作品。“作品不在于高深技法的探究,而是要讓頭腦中的畫面變成現實的作品。”陳垂訓說。
陶全石(第16屆大賽冠軍)




“善惡美丑都只是瞬間,留下的是忘情與釋懷,以及漫長的時間。”陶全石從時間的意義出發,使用花藝設計中最常見的透明膠帶制作架構,將時鐘隱藏在架構上,并在作品內部安裝了不同顏色的燈飾。模特在走動過程中,燈光不停地轉換給人帶來不同的視覺感受。在花材選擇上,陶全石摒棄鮮花,而以干燥花為設計主材。陶全石表示,以往人們的關注點都放在新鮮花材的質感與色澤上,但隨著人們對美學認識的提升,“美”的定義也在不斷擴大,所以設計師大膽選用干燥花來創作。“時間與空間的維度是寬泛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而干燥花的演變過程也是時間流逝的過程,所以它能夠表現出不同的感覺與氣質。”陶全石說。
陳定帆(第19屆大賽冠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