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山東東營雙?;ɑ苡邢薰?nbsp;
今年山東東營雙?;ɑ苡邢薰就顿Y3000萬元新建3萬平方米新基地,每平方米造價超過850元,這在花卉企業中不多見。雖然近年自動化、標準化生產的呼聲較高,但真正自掏腰包建設高檔溫室的企業很少,為何雙?;?ldquo;大本錢”做設施升級?日前,記者來到雙?;ɑ?,了解設施升級背后的原因。

雙福公司姜荷花生產場景

雙福公司引進的潮汐式灌溉苗床
品種更新要設施做基礎
2012年成立初期,雙?;ɑ苤饕N植蝴蝶蘭、紅掌、竹芋,2014年快速進入多肉市場,2015年嘗試種植木槿,2016年開始猛攻微型月季,今年是北方最大的姜荷花生產商,新投產的溫室準備生產長壽花和微型月季。雙?;ɑ芷贩N更新速度驚人,不少人評價說這是踩在新品種的“風口”上發展,但公司總經理李炳海不這么認為。
“對于企業來說,多肉植物不是一個可長遠發展的品種,或者說像多肉這種門檻較低的品種,企業不能與農戶相爭,投資新溫室就是瞄準門檻較高的小盆花市場,做長線發展。”李炳海說。
小盆花市場近年風生水起,微型月季、盆栽菊、長壽花等品種增量迅速。此次雙福新建溫室就是瞄準微型月季和迷你長壽花,兩者需要較高的種植技術和設施條件,前者必須配備補光燈,后者則需要有潮汐灌溉設施。
“越小的東西越難養,各種硬件設施必須達到生產要求,這相當于為單一品種量身建溫室。”李炳海說。比如,新建溫室不但使用潮汐灌溉苗床、水肥一體化設備、回水處理設備等,還專門為一個溫室增加了雙層遮光材料,使長壽花在催花期處于全黑狀態,以保證出花整齊。當然,好的設施條件也有助于企業在各品種間自由切換,增加品種靈活性。
提升品質需設施為保障
人工管理溫室有一定限制,比如讓1個人管理5000平方米能100%出精品,但管理1萬平方米可能只有70%是精品,管理1.5萬平方米或許只有25%是精品,所以設施升級是企業規?;l展后提升品質的必然選擇。
“企業要做大、做強,就必須規?;蜆藴驶?,這都需要設施配合。”李炳海說。此次雙福大力提升設施,也是為了適應種植面積擴張和提升品質的腳步。雙福用5年時間,從最初5000平方米擴展到現在7.5萬平方米,生產面積快速擴張對管理要求更嚴格,目前雙福生產管理就用2套物聯網系統、1套監視系統和2套值班制度,隨時監控溫室環境。每天夜間,除了值班巡邏人員,公司必須有1名以上管理層值班,有問題隨時處理,還把感應器與廣播系統相連,出現問題自動廣播報警,物聯網系統也會自動給鏈接的手機發送信息。
農業生產多靠天吃飯,提高設施水平則能讓企業有更多主動權。以補光為例,微型月季對光照要求很高,因此補光燈是必需品,在北方霧霾增多的情況下,有高照度補光設施才能保證出貨品質。“我們盡量按照生產最高要求配置設施,保證溫室5年內不‘過時’。”雙?;ɑ芨笨偨浝砑o海濱說。
解決用工荒需設施升級
現在花卉企業普遍面臨用工荒、老齡化的問題,企業招工難,招人才更難,而且“招得來留不住”的狀況普遍發生,設施升級是解決人工問題的好辦法。
首先,設施化可大量替代人工。以澆水為例,通常一個5000平方米的溫室需要1個工人澆兩三天,趕上出貨高峰期,經常發生來不及澆水就銷售的狀況,這對水分敏感的品種來說可能是致命疏忽,使用潮汐灌溉則可快速完成大面積澆水,預計僅澆水一項,雙福就可節約30個人工。而且潮汐灌溉澆水的干濕度比較均勻,使得產品品質更有保證。
其次,設施化有助于招攬人才。農業給人的普遍印象是“泥腿子”,因此年輕一代對進入農業企業工作比較抵觸,而設施升級可以給職工創造更良好的工作環境,有助于人才引進。而且企業在設施化方面投入越多,員工就會發現自主創業門檻越高,也有助于留住人才。
最后,設施化有助于減少對人才的依賴。大家普遍認為,設施化必須使用高質量人才才能操作,但雙福卻“反其道而行”。“我們不是讓人來適應設施,而是要讓設施來適應人。”紀海濱說?,F在使用的水肥一體化、潮汐灌溉等設施,都是根據企業應用的實際情況量身打造,根據生產經驗設定好參數,按一下按鈕就可以自動操作,而且擴張生產規模后也能快速復制生產方式,對人才的依賴程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