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增導致價低
盆栽菊2011年左右進入國內市場,經過一年推廣后,2012年大量上市,2013年、2014年的價格達到高峰。“2013年、2014年的盆栽菊市場單價達到16元至18元,但是由于種植數量快速增加,2015年價格就下降了30%。”云南英茂生物農業有限公司銷售人員楊文英告訴記者,公司現有20多個盆栽菊品種,可周年生產,今年計劃生產量在40萬盆左右,明年將減少到30萬盆。
現在,北京市場的盆栽菊批發單價在8.5元左右,加之本地菊花大量上市,盆栽菊并沒有價格優勢。作為北方市場最早種植盆栽菊的公司,北京昊景卉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本季盆栽菊的銷售情況也不理想。公司總經理宋文雁表示,盆栽菊種苗價格高,而且種植成本不斷上升,現在的市場價格幾乎無利潤。另外,2017年宵過后,北京盆花市場持續低迷,紅掌、鳳梨的價格走低,導致小盆花價格也無上漲空間。
另外,受“禁煤令”影響,北方部分種植戶進行溫室改造,因此大量甩貨,也對本季盆栽菊銷售造成了沖擊。
從種苗方面來看,由于近兩年日本、韓國盆栽菊市場行情低迷,而中國家庭園藝市場熱度不斷攀升,因此大量國外育種商瞄準中國市場,導致種苗商數量爆發式增長。然而,我國種苗市場需求有限,因此盆栽菊種苗價格不斷下降,單株售價由最開始的1.2元左右降至現在的0.65元。
自繁問題嚴重
盆栽菊繁殖門檻低,且對設施沒有較高要求。據了解,盆栽菊種苗在種植25天之后便可以進行扦插繁殖。國內市場管理不完善,造成盆栽菊自繁現象嚴重,并且無有效控制手段。
種苗商與大公司合作可簽訂相關協議,在海關延遲、種苗受損等不可控條件下,可根據計劃量進行自繁,而小種植戶卻無法控制。
華鼎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自今年5月便停止盆栽菊進口種苗的銷售。公司總經理劉成表示,現在自繁苗太多,擾亂了市場秩序,對進口苗造成了沖擊。
自繁不僅影響了種苗商、種植商的利潤,還影響了盆栽菊品質,降低了終端市場的消費欲望。
推出新優品種
面對盆栽菊如此嚴重的自繁現象,走新優品種路線似乎成了大家的首選。
北京五洲翔遠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從2016年開始做盆栽菊種苗。據公司副總經理付小宇介紹,今年公司推出了新型純綠色盆栽菊品種,明年將推出迷你“繁星”小花型系列。目前,盆栽菊的育種技術已經非常成熟,未來會不斷有新品種進入國內市場,隨著國內人工成本不斷上升,自繁苗在品質、品種數量方面并沒有優勢。同時,付小宇還建議種植商注重產品品質化、品種專一化,以3到4個品種為主,形成自己的品牌優勢。
云南英茂則嘗試多種源種植,未來直接與國外育種商合作,在獲得獨家品種的同時,降低種苗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