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加碼建設火熱 諸多問題浮現
繼去年10月公布了首批127個全國特色小鎮名單后,特色小鎮的建設如火如荼,相關政策也層出不窮。業內人士指出,隨著第二批名單的公布,特色小鎮建設進一步升溫,政策加碼,建設火熱,但同時一些問題也浮現出來。
中國產業集聚研究專家、《老楊會客廳》創始人楊建國對《中國企業報》記者表示,從總趨勢上來,特色小鎮自2014年興起到現在,剛好到了一個關鍵的轉折節點上。過去,特色小鎮處在野蠻生長期,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首先是房地產化,這類項目計劃總投資金額大、規劃面積超出“小鎮”要求、投資方有招商經驗,但缺乏項目長期運營經驗,多集中在新興產業或者旅游文化產業小鎮上,其中新興產業小鎮缺乏產業基礎,容易概念化,旅游文化小鎮則容易避重就輕,傾向于直接利用旅游文化資源,而非結合產業深度開發。
楊建國進一步指出,其次是過于追求高大上。當下的特色小鎮風潮中,很多主導產業都是以虛擬經濟、機器人等為主,缺乏產業基礎,一味求時尚、求新穎、求高端,很容易讓特色小鎮概念化、虛無化。
“最后是沒有產業。特色小鎮最終的落腳點和根基還是產業集聚?,F在的特色小鎮都在強調環境、文化、旅游等等,這就造成了沒有產業、沒有特色。有些旅游小鎮,只是消費集聚,沒有特色產業,只能算是度假小鎮,到不了特色小鎮的層面;還有一些小鎮把原本的產業基礎進行簡單升級,類似于勞動密集型的產業,這種嫁接形式強調了產業,但缺乏特色,最終缺乏競爭力和吸引力。”楊建國強調。
北京清控科創園區資產運營管理中心總經理陳巍也對記者表示,目前國內特色小鎮以及園區建設過程中出現的房地產化亂象比較多,他們在選擇合作方時比較謹慎,因為做產業鏈看重的是未來的發展,而不是短暫的既得利益。
監管加強 特色小鎮不再“一勞永逸”
當然,特色小鎮不是一塊“一勞永逸”的招牌。因為雖然利好政策不斷,但對建設特色小鎮的監管也隨之而來。近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公布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名單及專家組對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的評審意見。督促檢查第二批特色小鎮按照專家評審意見予以整改。2016年,浙江省特色小鎮規劃建設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組織考核時,經浙江省省政府審定,就有3個小鎮被警告,1個被降格為省級特色小鎮培育對象,首現“落榜生”。
浙江師范大學法政學院副教授周功滿對記者表示,我們國內現在有多個省市,尤其是浙江省這樣縣域經濟發達的地方,正在全力向城鎮方向發展。這也是由兩個背景促成的:首先是新城鎮化,新城鎮化推動了我國從農村向城市過渡發展的這一過程,這就給我們的地方經濟發展帶來很多好處,尤其是對地方鎮一級的發展會產生一定的驅動力,這就為地方特色小鎮發展帶來了良好時機;另外,我們國家在整體經濟發展方面,一直希望能夠找到城市經濟和農村經濟同步發展的道路,所以在農村經濟發展當中,特色小鎮是充分利用了各個小鎮的獨有優勢來繼續發展的?;谝陨媳尘?,現在很多省市都在全力推動特色小鎮發展。從政策方面來講,如果硬件基礎不符合,即使有政策推動,也未必是好事;如果硬件基礎符合,那么政策推動就會給相關園區轉型特色小鎮帶來更加好的發展。
而且,日前有消息稱,今年下半年,將對第一批特色小鎮進行抽查和考核,如果做得不好今年有可能要刪掉一批。不過,記者采訪的多位小鎮經營方、鎮內企業和專家均表示,尚未聽到相關消息。
“關于抽查考核以及刪掉一批的消息,截至目前我們還沒有聽到相關信息,不過我們小鎮在各項監管、服務、產業鏈等領域所做的努力,業內應該是十分認同的。我們也將繼續高標準嚴要求,發展好特色小鎮。”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基金小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楊建國認為,可以說到了今年無論是政府,還是市場,都開始進入了調整模式。住建部、發改委先后發聲,分別針對特色小鎮建設中出現的亂拆亂建現象,以及房地產化等不當傾向,提出要及時加以糾偏和規范引導,未來將會加大監管和考核力度。而第二批名單公布,以及加強對第一批監管和考核,都是對轉折點的又一印證。
年度考核或到來 考核評價體系已開建
相比第一批全國特色小鎮名單,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名單在對外公布時,增加了一份“專家組對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的評審意見”。在“專家組對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的評審意見”中,均強調“要突出特色產業、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實現產鎮融合發展;要加強鎮區的特色風貌塑造;要提升規劃編制質量”。
有業內專家預計,對不按《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保持和彰顯特色小鎮特色若干問題的通知》等相關規范培育的特色小鎮,相信終會被清出名單。第一批、第二批申報成功但考核驗收不合格的,下一步,很大程度上也將會被停止政策支持。
而省級特色小鎮被降格今年已有先例,據記者了解,浙江78個特色小鎮最新考核結果日前公布,其中11個成績不合格,杭州灣花田小鎮等6個被黃牌警告,梅山海洋金融小鎮等5個小鎮被降格。其中,余姚??托℃偙唤蹈裰饕蚴侨鄙偻顿Y引發的項目推進緩慢。而且,例如項目進展緩慢、功能融合不到位、市場運作不足、財政等指標收入為零等等,這11家被約談的小鎮每家問題都不少。
那么,從省級考核上升到全國范圍內特色小鎮年度考核的可能性有多大?考核可能帶來哪些后果?是否會有特色小鎮真的被取消資格?
對此,已建立多個成熟產業園區,并籌備建立體育特色小鎮的杭州華居創新創業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葉涓對記者表示,國內特色小鎮亟待規范,因為就目前來看發展狀況較為混亂,我們浙江省的特色小鎮一直是有考核的,全國小鎮考核我覺得也是必然的,不過,取不取消還要看政府,而且國家現在也不輕易批特色小鎮了。
另一方面,隨著政府加大對特色小鎮的監管審核力度,相關科研機構也開始研究建立特色小鎮考核評價體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助理、執行研究員李學鋒博士透露,其所在的團隊目前正在建立一套全國特色小鎮考核評價體系,也有了一些初步的成果。李學鋒介紹,我們的考評體系首先確立了這樣一些理念:一是短期見效;二是長期有用;三是分類考核;四是對接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