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健全高效機制,保障造林綠化生態成效
簽訂“責任狀”確保各地造林綠化如期、如數完成。市政府每年都提出建設目標,分解建設任務,簽訂責任狀,為保質保量完成造林綠化任務提供了組織保障。
頂層設計發揮政策的杠桿作用。“十二五”以來,大連市造林綠化工程管理制度不斷完善。為充分發揮重點項目的示范作用和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規范重點項目工程管理,市林業局、發改委、財政局共同研究制定了造林綠化重點項目建設管理辦法、建設標準和支持政策,使重點項目建設各道工序有章可循。通過“以獎代補”“市級財政扶持”等手段,極大調動了各地造林綠化的積極性。堅持造林綠化“四制”——招投標制、監理制、合同制、項目法人制。中標企業要對造林成果進行3-5年的管護,驗收合格后方可拿到全部造林工程款。在縣級自查的基礎上,市林業局委托具有專業資質的林業調查隊伍開展市級核查。按照縣級自查和市級核查結果,依據重點項目資金扶持政策核算重點工程市政府補助資金。真正實現種一棵活一棵,種一片成一片,實現造林綠化資金安全、高效利用。
強化科技支撐作用,提高造林綠化質量。在金普新區復州灣街道夏屯村小北山,林業部門通過采用栽種容器苗等技術手段,讓小樹苗在石頭山扎根。抓住春季造林有利時機,市縣林業部門及時派出技術人員,深入施工現場進行技術指導與服務,嚴把施工各個環節質量,提高造林成活率。廣泛采取施加保水劑、生根粉、菌根生物技術以及滴灌、覆膜等技術措施,確保苗木成活。
打造精品發揮示范效應。為充分發揮重點工程的示范帶動作用,采取多色彩、多樹種、組團式、寬林帶、立體化的栽植模式,因地制宜打造出一大批規模大、檔次高、色彩美的精品工程,如丹大高速公路綠化、莊河明珠湖景觀綠化、普蘭店區濱海景觀帶、金石灘植物園、瓦房店市西楊鄉“十二運”賽場綠化、英歌石植物園建設、白云雁水健身公園綜合改造、勝利路游園綠地改造、立體花卉景觀、西部通道石門山出口綠化等。精品工程起到了示范作用,極大地帶動并提升了全市造林綠化建設水平。
“大”——創新大眾參與方式,鼓勵全民參與植樹造林
每年春季,大連市主要領導帶頭參與義務植樹活動。以上率下,全市各級黨委、政府、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普通市民都把春季植樹作為一項重要的公益活動。
除了義務植樹,大連市還開創了“造林基金”“樹木認養”“互聯網+”等多種公眾參與造林綠化的新方式。以旅順口區為例,去冬今春,區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參與的大規模義務植樹活動,就達10余次。區內6所高校的青年學生積極參加,各街道積極開展??倕⒓尤藛T達2.5萬人次,栽植各類苗木13萬株。開展了樹木認領栽植活動,鼓勵單位和個人通過出資、捐贈等形式參與全區綠化工作,全區已有44個單位、企業和1000多名個人共認養樹木2800多株,栽植面積1萬多平方米。
全民關注、大眾參與是一個城市生態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十二五”期間,大連市在全國率先啟動了“綠色大連基金”工作,全市共募集資金1.44億元,實施基金造林工程62項,造林3.1萬畝,植樹0.1億株。2016年,大連市在騰訊公益上發起“一棵樹守護一座城”公益項目,通過網絡籌款實現試點古樹名木認養保護。
“上”——充分發揮造林綠化綜合功能,提升森林城市生態品質
全市大規模植樹造林工作經過多年的開展,大連造林綠化進入從“數量達標”發展到“質量提高”的路口。不僅要多種樹,還要提高綠色質量,實現造林綠化綜合功能,提升森林城市生態品質。
提高城市綠化品味。2012年以來,大連市多次對主城區和涉農街道300多條(段)的公共道路和有條件的街巷路進行了全方位的綠化設計,對行道樹缺株斷帶,加大補植和更新等管護工作,形成綠色通廊的整體形象。對全市10個涉農區市縣(先導區)加大生態景觀綠化和美麗鄉村建設力度。共建成長興島生態體育公園、花園口王坨山森林生態公園等重點區位生態景觀綠化工程20余項。通過加密大喬木、充實花灌木、補充模紋等方式形成園林景觀路的網絡骨架。城市鮮花擺放在充分保留經典品種和搭配方案的同時又新增了十余個新品種。隨著市民欣賞能力的提升,花色選擇的態度更開放,加入了藍色、白色、黃色及混色,整體的花卉效果更豐富、更自然、更和諧。
滿足廣大市民親近綠色的需求。大連市圍繞中心鎮、重點鎮建設了一批生態體育公園、休閑觀光公園和市民文化廣場,為城鄉居民提供了良好的游憩、健身、休閑、運動的公共場所。2014年以來,對健身綠道網進行全面升級,形成由城市主次干綠道——登山路經——城市公園景點——濱海景觀道全面聯結而成的城市綠道網絡。網絡全長達252公里,覆蓋主城區近72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