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id="geo8y"></table>
  • <source id="geo8y"><option id="geo8y"></option></source>
    <source id="geo8y"><rt id="geo8y"></rt></source>
    會員服務| 客服熱線:0527-83091818

    十六場花藝演繹中外風潮

       2017-06-01 花卉報910
    核心提示:5月10日至12日,第十九屆中國國際花卉園藝展覽會在上海國際展覽館隆重召開。
     記第十九屆中國國際花卉園藝展覽會花藝表演 

      5月10日至12日,第十九屆中國國際花卉園藝展覽會在上海國際展覽館隆重召開。在兩天半的花藝日程里,從現代插花到傳統插花,從婚禮布置到商業花禮,從盆栽組合到少兒花藝,歐式花藝、韓式花藝、日本花道、中國傳統插花,16場花藝表演緊鑼密鼓,呈現了一場繽紛的花藝盛宴。
     
    娜塔莉亞·茨茲科(NataliaZhizhko):以花作畫來一場春夏秀

      “愛花之心是從內心去觀察每一朵花,和它互動、和它對話,把它視作最珍貴的朋友。”俄羅斯設計師、歐洲杯冠軍娜塔莉亞·茨茲科(NataliaZhizhko)的開場獨白詮釋了她對花藝的解讀,也表明這場以“春夏”為主題的花藝表演內涵。事實上,表演尚未開始,舞臺上依次排開的7件架構作品就已經吸引了現場觀眾的目光,短短幾分鐘時間臺下便已座無虛席。
      麥穗、圓木片、竹絲經過串聯、重疊與交錯,形成一把厚重而沉穩的“大傘”。鮮花會被置于竹絲上,還是圓木片上呢?不,都不是。娜塔莉亞在“大傘”的頂部做起了文章,郁金香、芍藥、奧斯汀花園玫瑰悉數登場,再配上她最愛的菟葵,整個作品像極了懸浮于傘狀山頂的空中花園。“菟葵是只有這個季節才會有的花材,我們使用它不完全是因為花材本身,更重要的是它表現出的強烈季節感。”娜塔莉亞說。
      芍藥也是春夏之交的盛產花材,備受大家喜愛。娜塔莉亞以深色樹皮制作出手捧花架構,將芍藥、繡球與菟葵層層疊疊交錯放置,肆意綻放的花朵不僅賦予了作品歡愉感,也遮住了架構的痕跡。記者注意到,娜塔莉亞會在插花時反復觀察花朵,就像是在與之對話。她認為,相比可周年供應的花材,芍藥、菟葵顯得更為難得,因此會讓人莫名期待,并試圖呈現出它們最美好的一面。
      當然,異質材料搭配鮮花也是不錯的選擇。柔軟的金屬絲線經過揉捻,團成大小不一的圓球,然后串起,燦爛的金色原本就很搶眼,再搭配黃綠色花朵,賦予了金屬更加鮮活的生命力,色彩也愈發活潑起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娜塔莉亞隨后親自演繹了她的手捧花作品,一時間場下閃光燈頻頻亮起。
    俄羅斯設計師娜塔莉亞·茨茲科(NataliaZhizhko)
    約翰·伊曼紐爾·格里馬(JohnEmanuelGrima):為婚禮設計增加一些創意

      一場婚禮花藝設計,最重要的莫過于氛圍的營造,因此,花門與桌花總會讓設計師下足功夫。澳大利亞設計師約翰·伊曼紐爾·格里馬(JohnE鄄manuelGrima)從婚禮角度出發,以作品講述了他對婚禮設計的理解。
      我們常見的婚禮花門都是拱門,或以密集的排列手法編制出花門造型,或以藤蔓和草花勾勒出拱門外形,可約翰卻認為花門可以更有創意。相比木質架構,鐵藝的可重復使用率更高,也更容易造型。約翰的拱門設計形似彎月,白粉色系的花材次第開放,簡約大方,又充滿了想象空間。“雖然我們隱藏了另一半花門,卻并不影響使用效果,甚至能夠賦予更多想象。”約翰表示,若是草坪婚禮或是擁有更廣闊的空間,不妨制作反向彎月花門,從前至后交錯放置,更能營造出華麗的視覺效果。
      “婚禮桌花數量較多,設計應當簡潔明了,同時要注意色彩的把控,只有速度與美觀并重,才能快速完成現場布置。”約翰以高大的瓶器為基座,或用鮮明的黃與綠撞色形成視覺沖擊,或用鐵藝做架構插入同色系花材,操作極為簡單,且所有資材均可反復使用,對業者而言可謂一舉兩得。


    澳大利亞設計師約翰·伊曼紐爾·格里馬(JohnEmanuelGrima)及助手
    雷吉納·莫特曼斯(RegineMotmans):節日消費除了花束還有小盆栽

      剛剛過去的母親節,花店都銷售了什么呢?花束還是花盒?在比利時設計師雷吉納·莫特曼斯(RegineMotmans)看來,盆花組合同樣精彩!簡約的玻璃瓶器纏繞金色鐵絲,異材質的沖突引人注目,銀色花器里肆意生長的蝴蝶蘭,賦予室內更多生機,金與銀、黑與白是材料也是色彩的強強對比,即使某日你不再愛這盆花,依然可以保留這組瓶器成為下一組植物的棲息地。小盆花在零售時總是被顧客討價還價,這時不妨將色彩相近的產品組合,只需換上簡潔的盆器,就足以讓畫面感大幅提升,甚至帶來截然不同的視覺感受,當然,利潤也不再是單株銷售時那般微薄。
      盡管雷吉納的設計是以母親節為主,但她始終強調的卻是盆栽設計在實際經營中的重要性?;ǖ曜鳛轷r花銷售終端,散布在城市的街頭巷尾,若僅以鮮花為賣點,那么在經營上無疑是單調的,對于客戶而言,其選擇也頗為貧乏。雷吉納認為,花藝設計師應當重視園藝類產品的設計,這不僅能夠豐富商品種類,同時也能近距離地觀察植物,從而了解植物習性,提升自我對植物的認知。

    比利時設計師雷吉納·莫特曼斯(RegineMotmans)
    日本花道:傳統中打開一扇窗

      初識朝山和代是在北京,那時她的身份是花卉推廣人———英國大衛奧斯汀玫瑰的亞洲首席代表。她曾深入全球花藝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把控亞洲花材渠道,是亞洲花藝產業對話世界的權威推廣者,而此次她的身份卻有所不同。面帶笑容、親和力滿分的朝山和代,將她喜愛的手工制作與花藝設計相結合,從新娘手捧到家居掛畫,從簡約的花藝小品到酒店大堂插花,繽紛的顏色、豐富的花材以及細致的手工技法,讓現場花藝愛好者贊嘆不已。
      黑色底座、紅色飾品搭配色彩艷麗的宮燈百合,一款具有蓬勃生命力的作品立即呈現在眼前,比起獨特的花材,朝山和代對于材料的使用更令人意外,在這款作品中,她用到了海綿、皮革和蘆葦桿,其中不乏手工雕琢。“花藝設計總是很有趣,只要花心思就能用身邊的材料創造出意想不到的作品。”朝山和代表示,材料的創作性極大,而這也是她喜愛花藝、樂于探索的原因。她十分注重材料與手工的結合。在用麻繩纏繞鐵絲,遮住鐵絲痕跡后,她將鐵絲編成網狀覆于手捧花上,手法與架構手捧并無二致,但麻繩與鮮花的組合讓人眼前一亮;將空氣鳳梨種在貝殼里,只需一顆珍珠和一根銀線便將其懸掛于作品上;將藤條以纏繞法制成一方畫框,只需投入三五枝應季花材,便足以滿載一室春色。“花藝設計不只是鮮花的創作,若是加入少許手工,不僅能夠讓作品與眾不同,也能讓顧客看到設計師的心意。”朝山和代在談到“花藝與手工”這一話題時表示,希望通過此次展示,給中國設計師帶來一些啟發,從而創造出更多符合當下潮流的作品。
      作為與中國傳統文化最為接近的日本三大花道之一,小原流花道以其清雅脫俗的意境美,這兩年在中國發展很快。此次由小原流杭州支部支部長鄧靜香率隊的專場表演,以文人調和琳派插花,分別展示了小原流強調文人情懷和注重裝飾性的多樣特點。
      清秀嫻雅的鄧靜香,在舞臺上的一舉一動都傳達出日式花道的修身養性之美。她使用五針松等富有中國傳統文人氣息的花材,展示了文人調插花格調高雅、寄托情懷的特點。琳派插花的特點是花器大而闊,花材多用交叉表現,從而體現出插花的立體美,裝飾性非常強。這種插花使用花店的常用花材即可,插制靈活自由。第一次欣賞到小原流花道表演的觀眾,都被其魅力深深折服。當坐在第一排的一位女士被主持人問到感受時,她激動地表示,以前只知道插花是一種技巧,沒想到會這么美,這么有詩意,她希望學習小原流花道。
      “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與遠方,以及花與藝術的結合。”日本花道的本源———池坊華道在國內同樣極具知名度,此次由北京支部支部長高艷萍帶隊表演,打破了池坊華道北京支部一貫的表演形式,不再執著于介紹池坊華道的各類花型,而是著重介紹“生花”的插作。生花,成立于日本江戶時代,它以1種至3種花材來表現草木扎根大地、頑強生長的姿態?,F場制作的6款作品以貼近生活為原則,讓觀眾既能感受池坊的插花藝術,也能體會插花為生活帶來的改變。
     
    韓式花藝:細膩中展現花藝的優雅

      韓式花藝這兩年在國內非常流行,韓國知名花藝教育者、花藝名師鄭華順的專場表演,著重展示了空間設計中的色調之美———春之淡雅,夏之清爽。她將干燥的文竹枝加入空間設計中,輕盈而朦朧。在鐵絲架構中,山歸來藤在頂端纏繞出線條美,紫色繡球的加入,為夏季帶來冷色調的清涼感,淺色百子蓮的點綴則平衡了紫色繡球的厚重感。鄭華順強調,色彩應用原則有應季和反季之別,全在于設計者的匠心。
      中國花藝界熟悉鄭華順,是因為她特有的細膩優雅的韓式花藝風格,但是鄭華順在韓國還有一個重要的身份,就是培養出數位世界級花藝技能大賽冠軍的名師,曾獲得韓國勞動部門頒發的優秀講師證。
    朝山和代

    朝山和代作品

    鄧靜香

    池坊作品

    鄭華順
    中國插花:修心為上花藝逐漸走向生活

      臺灣人文花道創始人王國忠是本次花藝表演的壓軸嘉賓,其作品不多,卻為現場觀眾詳細講解了花道美學的意義,啟發大家多去了解中國歷史、地理及人文知識,欣賞中國千年文明里的插花藝術。
      禪語有云:“一即一切”,意為當下一剎那的決定,就是你想要的樣子,在插花中,你要剪哪一枝留哪一枝,其實都是舍得的學問。王國忠手持花材,仔細觀察枝條走勢,然后順勢剪切,將其插入花器之中。原本繁復茂盛的枝條,剔除后呈現出清晰的線條感與向上的挺拔感,這便是萬國忠提倡的“舍”、“得”,舍才會有空間,越舍空間越大。
      或許是受外來文化的影響,許多花藝師認為插花應當豐盛而圓滿,但王國忠卻認為,插花重在意境與神韻,而非數量與體量。以茶席插花為例,三兩枝花與葉便可營造出飽滿的視覺感,或僅以春蘭葉勾勒線條,就能讓整個環境煥然一新。“能用兩朵花來表達的作品,就不要用三朵花。”王國忠表示,要遵循少即是多的原則,以留白彰顯空靈之美。實際上,人文花道的理念便是做減法,因為漫長的人生路上人們總在做加法,不斷添加的砝碼會越發沉重,終究會讓人難以負荷。
      王國忠認為,古畫、古籍有助于現代人研究中國文人生活中真實的插花場景,欣賞花的表情,揣摩插花者的心意,也有助于學習和琢磨插花技巧。傳統插花要與時代接軌,不一定非要打破傳統,而應當在保持傳統的基礎上,用現代的方法、思想來記錄,從而保持原有的味道。
      隨著季節展示不同的插花作品強調自然的變化,是易花道此次表演的核心。掌門人萬宏及其弟子同臺聯袂,分別展示了直立插花、平行插花、傾斜式插花等7組作品,讓現場觀眾看到了插花藝術中葉材與花材自然線條的美感。
      浙派插花表演由其創始人吳龍高團隊帶來。浙派插花脫胎于吳越本地文化,富有鮮明的江南氣息。此次表演緊扣即將到來的端午節主題,使用菖蒲、艾草等時令花卉插制,季節感正是浙派插花講求的特點之一。
      “瞻彼淇奧,綠竹猗猗。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伴隨著《詩經》中贊美竹子的詩句,中國文人花道創始人應國宏等帶來的文人花道表演拉開了帷幕。文人花道,是中國傳統插花中的一支,強調文人的藝術氣息,講求休閑愜意的生活趣味。表演之前,文人字畫、精巧幾座上的插花小品等已經將舞臺周邊布置得書香濃郁,讓人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古雅之意。以《映夏》為主題的作品,取材于太湖邊的自然枝條,以表現當季景色。舞臺上,應國宏看似隨意地插花,另一位花藝師則悠閑自在地品茶。“插花回歸它本來的輕松自在”是應國宏想要給觀眾展示的插花主旨。
      臺灣花藝名師李清海,此次代表昆明紅日茗花秀花藝培訓學校,率學校教師團隊帶來了一場題為《花藝與絲綢》的表演,廢棄的紙箱、毛線,輕盈的泡沫圈等材料,在他手中變幻出一個個漂亮的花束架構。主持人強調,在消費者著眼于花束體積大、花量多的時刻,如何讓花束有創意與靈動感,是李清海表演中最為強調的。
      起落的蹺蹺板,三月里放飛的風箏,還有那些情節動人的連環畫,讓你想到了什么?北京花藝設計師童春華以“童趣”為題,將上述元素融入作品之中,凸顯作品主題的同時,也將時光回溯至童年,從而引發了情感上的共鳴。表演尚未開始,蹺蹺板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而鮮花制成的3只寵物小狗分置在蹺蹺板上,頗有些兒時的情境,該作品當即吸引了小朋友的目光。之后,童春華在盆花作品中加入風箏元素,使得原本詩意的畫面更具動感,視覺效果也更加豐富。童春華一直提倡親子花藝,讓幼童接觸花藝美學的熏陶。她認為,每個天真的孩子都會喜歡大自然里的花花草草,他們通過視覺、嗅覺、觸覺去感受這一切,并在心中播下美好的種子,但這一切常常被我們忽略,植物離孩子的生活越來越遠。“我們希望通過親子花藝,讓孩子在學習花藝的同時去觀察植物、親近自然。”童春華說。
      作為國際花展的老朋友,臺灣設計師張滋佳以“創意美學組合盆栽”為題進行了創作。蝴蝶蘭、空氣鳳梨等生活中常見的盆栽花卉,經過組盆、裝飾后搖身一變,讓人眼前一亮。同時,張滋佳還展示了諸多小技巧,讓現場觀眾親手實踐,現場氛圍溫馨而活躍。

    王國忠

    王國忠作品

    童春華作品

    張滋佳作品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園林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資訊
    點擊排行
    国产91精品看黄网站在线观看_伊人大杳焦在久久综合网_欧美亚洲国产中文精品久久高清_久久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table id="geo8y"></table>
  • <source id="geo8y"><option id="geo8y"></option></source>
    <source id="geo8y"><rt id="geo8y"></rt></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