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歷史的小鎮新圖景
中國青瓷小鎮的建設始于2012年,遵循“先生態、后生活、再生產,從創意到創新,再到創造”的理念,小鎮總體布局為“一核心、三組團”,核心區位于上垟鎮,這里山水資源優越、瓷土資源豐富、民間制瓷盛行,自古商貿繁榮,素有“青瓷之都”的美譽,不僅是龍泉青瓷歷史的繼承者,更是當代龍泉青瓷的發祥地,龍泉青瓷重新振興、走向世界的基地。整個青瓷小鎮因功能性的不同分為旅游、產業、體驗和休閑三個區塊,利用區域內豐富的青瓷文化和歷史資源,力圖打造一個以青瓷為依托的生態人文旅游景區。
小鎮規劃設計延續現狀集鎮的肌理,立足于獨特的山水自然景觀和田園風光,以龍形水系展開,劃分為入口及旅游配套區、核心景區和城鎮配套區,區塊相互交融、自然延伸,連接南北兩端的村落。公共節點沿著八都溪展開,包括古民居、田園風光、入口廣場、商業風情街、瓷廠遺址、特色步行街、濱水景觀道、青瓷文化園等。
青瓷文化園是青瓷小鎮項目的核心,保留原國營龍泉瓷廠風貌,仍傲然屹立的三根煙囪穿越歷史,讓人憶起半個多世紀的輝煌。此外,這里還設置了青瓷傳統技藝展示廳、青瓷名家館、青瓷手工坊等各種青瓷主題的休閑體驗區,為不可復制的青瓷文化歷史增加了新的休閑體驗。步入青瓷文化園,無處不在的青瓷文化讓人應接不暇,甚至墻體、地面、路燈、標識都有青瓷的身影,無論是制成品,殘次品,還是加工過程中模具的再利用,均體現了設計師的匠心獨運。
有品位的小鎮慢生活
自從小鎮將傳統青瓷產業與城鎮建設結合發展,把廢舊廠區改造成文化旅游景區后,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回鄉創業的開始多了起來,他們在小鎮開啟的是有品位的慢生活。對于游客而言,在青山秀水間踩上鑲嵌著青瓷的石階拾級而上,在官窯前尋覓歷史,在小店里淘淘寶貝,在工藝大師的工作室里感受下創作的快感,甚至坐下來親自體驗一下手工制淘的樂趣……這是一種難得的享受。而對于生活在這里的人們而言,這里已成為大眾創業的平臺,這里正在經歷著年輕人的“返鄉潮”。
通往老國營瓷器廠的路旁,有一條清澈的小溪———八都溪。溪旁店鋪林立,以青瓷及當地農特產品經營為主,多是回鄉年輕人創辦的,前店后坊。坊間展示的是民間老藝人的青瓷傳統手工技藝,“青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罄”的手工青瓷原來就是這樣出爐的,這種獨特的體驗無疑為游客的小鎮之旅增加了樂趣和知識,大大提高了龍泉青瓷文化的傳播力度,正所謂百聞不如一見。
可別小看了這些手工藝作坊,無論其外景還是內飾均在質樸無華中透著大雅,唾手可得的竹子、青瓷是他們用來裝飾的最好素材,不僅體現了當地的景觀特色,更讓人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深厚內涵。

保留下來的燒瓷古址供游人參觀

青瓷文化墻

燒瓷后廢棄的坯子成了種花的容器

中國青瓷小鎮

在小鎮開工作室的大師們獨立的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