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從身份到行業的跨越
近兩年,“跨界”是業內談論最多的話題。那么“跨界”到底是什么?所謂跨界,是指結合兩個或兩個以上專業或行業創造知識、產品、工藝或服務,也指個體從原來從事的專業或行業跨越到新的專業或行業,涉及知識內容和學科方法的遷移。簡而言之,跨界就是從身份到行業的跨越,這也是此次活動的主題之一。
近兩年,“跨界”是業內談論最多的話題。那么“跨界”到底是什么?所謂跨界,是指結合兩個或兩個以上專業或行業創造知識、產品、工藝或服務,也指個體從原來從事的專業或行業跨越到新的專業或行業,涉及知識內容和學科方法的遷移。簡而言之,跨界就是從身份到行業的跨越,這也是此次活動的主題之一。
來自荷蘭的開場嘉賓AJ希普(AJSchep),就是一位標準的跨界者。他從一名花藝設計師,逐漸轉型成為集陳列設計、空間設計、軟裝設計、花藝設計于一身的綜合設計師。在AJ看來,花藝設計和空間裝飾都是室內裝飾手段,但由于鮮花更容易枯萎,所以作為一名花藝師必須更加快速地進行合理搭配,將空間裝飾得舒適、美觀。
活動現場,AJ用兩個小時在一片空地上“建起”兩間風格迥異的花店。“我們把花店變美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將產品銷售出去。”AJ說。他并不傳授高深的理論知識,而是用豐富的實戰經驗來展現他的思想,從拓展花店陳列空間到增加商品陳列層次,再到擴大銷售面積,AJ條理清晰地闡述了打造特色花店的要素與細節。
與AJ相比,廈門新紫竹花藝烘焙館負責人萬禹汐則是大刀闊斧的跨界而來。這個從7.8平方米小花店一躍成為300平方米花藝烘焙館的巨大“逆襲”,一度讓現場觀眾熱血沸騰。從自身經歷到花店經營,萬禹汐知無不言,對于事業上的這次挑戰,萬禹汐認為,只要你敢于突破自己的思維定式,敢于挑戰內在潛能,沒有什么事情能阻擋你前行的腳步。
擁有20年工藝品設計生產經驗的廈門禮誠公司長期從事對外貿易經營,該公司現場打造的兩間樣品展示間模擬了實體花店店面陳列,讓觀眾更為直觀地看到裝飾品與花藝的結合,從而體驗到商品陳列對于銷售的重要性。在以“商品優勢才是花店核心優勢”為主題的演講中,禮誠公司總經理李誠結合自身對國外花店的銷售經驗,分析了國內花店市場需求。他認為,花店不應是單純的鮮花銷售,還應該有更加豐富的經營品種,而高顏值產品才能更吸引客戶的關注。在花店陳列方面,相對標準化且無損耗的商品不僅可以提升花店氣質,也能提升花店的產品附加值。
創新:從價格到價值的思路轉變
如果說跨界的本質是資源的融合與調整,那么跨界的應用無疑是一種創新,通過資源的組合排列放大雙方價值,從而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v觀當下的業界佼佼者,無一不是打破人們的慣有思維,一些經營業務看似與花店無關,卻實實在在地為花店帶來了高額訂單。
“當下的新生代花店到底在賣些什么?”活動主辦方負責人徐嘉誼在案例展示完畢后提出了這個問題。答案是,除了鮮花與設計,更多的是情感,從關心體貼到感同身受的情感連接。真正主導這一改變的是消費者,互聯網時代的消費者不再著眼于價格,也不再受地域限制,他們越來越樂意將錢花在能夠與他們進行感情互動、體驗感良好的商品上,而不再是單純的購買一件功能性產品。從根本上而言,這是消費的升級。簡而言之,傳統消費時代是做加法的時代,強調物美價廉、豐富多樣,新零售時代則是減法時代,人們重視價值遠勝于價格,消費變得理性而克制。引發消費升級的本質是生活方式的改變,是審美水平、消費觀念、服務方式,乃至精神層面的提升。對此,徐嘉誼認為,作為花店經營者,任何一款商品都不僅要滿足實用功能,還必須注重精神層面的需求,將商品與情感連接在一起才能促使消費者主動購買。
根據騰訊2016年消費升級深度報告提供的數據,中國年輕一代的人數和收入都在快速增長。他們中有近2/3的人認為,有一些商品對我而言很重要,我不會太計較花費,喜歡或需要就會買。因此,在年輕一代逐漸占據主流的移動社交時代,花店需要與顧客拉近距離,改變一來一往的銷售模式,將產品價值作為經營核心去研究和探討。
晚宴依然是滬花拾者活動的亮點之一,各種風格的花束作品在花店業者的演繹中構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廈門植物園高級景觀設計師顏慶璋從設計者搖身一變成為攝影達人,現場講解了手機拍攝的技術與要點,讓現場觀眾獲益頗多。

荷蘭花藝師AJ希普在展示花店陳列

廈門禮誠公司的花店樣板間展示

晚宴桌花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