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豐樂鎮馬村中國桂花香海公園,連片的桂花、銀杏等苗木綠滿枝頭,生機盎然。目前,納溪區10萬畝珍稀樹木基地已建成6.1萬畝,珍稀樹木產業發展有效地促進了生態旅游。
4年前,納溪區結合當地農民種植歷史和區位優勢,積極調整林業產業結構,提出建設10萬畝珍稀樹木基地,打造“瀘渝后花園”,出臺了贈送種苗、以獎代補、基礎設施、科技培訓等一系列措施,大力發展桂花、香樟、銀杏、楨楠等鄉土樹種。
走進納溪區棉花坡鎮韓橋村,可謂是“家家都種樹、戶戶桂花香”。韓橋村有近300戶從事珍稀樹木種植,規模達1000畝,每年銷售各種珍稀苗木50多萬株,產值達400多萬元。
目前,納溪區共種植珍稀樹木面積6.1萬畝,擁有龍頭企業40余家、8個專業合作社、200多家種植專業大戶、2600多人從事苗木產業,今年1月-9月,綠化苗木市場產值達3.2億元。除苗木種植收益外,土地流轉、桂花酒、桂花糖等衍生產品,以及農家樂、生態旅游產業,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