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湛河區曹鎮鄉銀王村一苗圃,村民王京偉帶著開封來的客戶挑選苗木。正值春季苗木移栽時節,前來選購苗木的客商絡繹不絕。
王京偉是銀王村最早進軍苗木花卉產業的村民,經營苗木花卉種植已十余年。而在銀王村,和王京偉一樣發展苗木產業的育苗專業戶就有14個,苗木花卉生產基地發展1100余畝。苗木花卉種植也成為當地農民的支柱產業,僅此一項,全村每年的銷售額突破600萬元。銀王村不僅成立了苗木花卉產業專業合作社,而且以村集體名義創建公司,實行“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幫助育苗戶抱團發展,并充分利用苗木花卉產業,引導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目前該村已吸引附近村民200余人進入各苗圃基地工作。
近年來,湛河區把發展苗木花卉產業作為發展經濟、實現生態建設的契合點,加大扶持培育力度,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農民發展特色林業經濟,切實把苗木花卉產業作為農民增收致富的特色產業來抓,如今已形成以曹鎮鄉銀王村、邢鋪村、朱堂村、秦莊村等為主體的集中連片苗木花卉基地群。目前,全區發展苗木花卉種植面積已有3000余畝。
“現在苗木花卉新品種越來越多,地域競爭性越來越強,必須形成咱們自己的產業優勢。”該區農林水利局副局長梁立公說,為了提升本地苗木花卉的市場競爭力,該區提供技術支撐,幫助育苗戶引進優良苗木花卉新品種,進行改良培育,優化種植結構,發展特色種植,打造出本地苗木花卉的主打品牌。
“我們基地的主打品是紫薇,光這一個品種就栽植了300余畝。”王京偉說,他們將引進的玫瑰紅紫薇和國旗紅紫薇進行嫁接,改良后的紫薇色彩艷麗、花期更長且耐寒性強,進入市場后大受歡迎,每年賣出的大小紫薇苗木30余萬棵,實現經濟效益80余萬元。如今,銀王村各苗木花卉基地的樹狀月季、玫瑰紅紫薇、新優品種果樹苗、青竹復葉槭等多個新品種已推向市場。
同時,該區積極幫助各村骨干苗圃、育苗大戶、示范基地加大對外宣傳力度,拓寬銷售信息渠道,進一步引導專業合作社和育苗大戶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