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id="geo8y"></table>
  • <source id="geo8y"><option id="geo8y"></option></source>
    <source id="geo8y"><rt id="geo8y"></rt></source>
    會員服務| 客服熱線:0527-83091818

    “含綠量”就是“含金量”——陜西省紫陽縣綠化紀實

       2017-02-20 832
    核心提示:近日,安康市紫陽縣被全國綠化委員會授予全國綠化模范縣稱號,這是繼陜西省綠化先進縣、陜西省飛播造林先進縣、陜西省林改先進縣等榮譽稱號之后,紫陽縣獲得的首張國家級綠色名片。近年來,紫陽縣始終堅持生態立縣、綠色發展理念,把植樹造林作為優化環境、富民強縣的重大舉措,舉
    近日,安康市紫陽縣被全國綠化委員會授予“全國綠化模范縣”稱號,這是繼“陜西省綠化先進縣”、“陜西省飛播造林先進縣”、“陜西省林改先進縣”等榮譽稱號之后,紫陽縣獲得的首張國家級“綠色名片”。

    近年來,紫陽縣始終堅持“生態立縣、綠色發展”理念,把植樹造林作為優化環境、富民強縣的重大舉措,舉全縣之力造林綠化。“十二五”期間,紫陽整合造林綠化項目資金1.2億元,撬動民間投入近4億元,累計造林37.8萬畝,全縣林地面積達310.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0.7%,5年提高5個百分點。

    義務植樹盡責率達96%

    3月11日,縣委書記趙立根帶領縣級領導來到縣城西門河水源地造林綠化點,和干部群眾一道參加春季義務植樹活動。據了解,西門河水源地規劃造林200畝,計劃植樹75萬株。

    紫陽縣以實施退耕還林、長江防護林、大瀛湖治理等國家重點工程為依托,動員全民參與植樹造林,加快了造林綠化步伐。建立了領導干部綠化目標責任制、領導干部包抓責任制和檢查驗收獎懲三項制度。各級分別簽訂綠化目標責任狀,實行“縣級領導包鎮,鎮領導包村,鎮村干部包戶”。造林期間,縣委、縣政府定期調度,分階段督導檢查,狠抓工作落實。

    在每年春季的義務植樹活動中,縣四大班子領導帶頭參加,機關干部、中小學生積極參與,全民綠化意識不斷增強。在城鎮,對廣大干部職工,依法收取義務植樹綠化費;在農村,鼓勵農民開展四旁植樹。每年參加義務植樹人數達20萬人次以上,盡責率96%,累計建設義務植樹基地3.5萬畝。

    “三大工程”構建綠色生態體系

    紫陽縣充分利用大巴山多坡地的區位和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具有紫陽特色的林果、林藥產業。相繼實施了茶葉、傳統小雜果和中藥材基地建設為主體的治坡造綠工程;以道路綠化、江河堤岸綠化為主體的防護林建設工程;以城鎮綠化和新村綠化為主體的綠色家園工程。形成了“點、線、面”相結合,喬、灌、果相搭配的,比較完善的林業生態體系。

    在漢江、渚河沿岸的煥古、向陽、紅椿等鎮大力發展豐產密植茶園,全縣發展萬畝以上的茶葉大鎮9個,人均一畝茶園的產業專業村55個,茶園總面積達到20萬畝。在高橋、雙橋、斑桃、界嶺、高灘等中高山鎮發展厚樸、杜仲為主的中藥材超過30萬畝,發展板栗、核桃等小雜果15萬畝。

    以包茂高速、襄渝鐵路、S310省道、縣鎮道路、通村公路沿線為重點,建成了總長1000余公里的“風景綠色長廊”,成為展示紫陽窗口形象的綠色景觀線和旅游精品線。

    在城區,大力開展“園林單位”、“園林小區”等創建活動,各機關單位、社區、院落實行見縫插綠,對城區空地全部綠化,縣城綠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城鎮建設項目啟用“綠化圖章”,綠化與建設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

    截至目前,縣城區綠地面積114.9萬平方米,城區綠化覆蓋率達40.9%,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1.3平方米。21個集鎮綠化覆蓋率36.2%,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6.8平方米。

    綠起來,更要富起來

    “國家實施退耕還林后,我把家里的10多畝承包地全部種成了茶,每年光賣鮮葉就能賣三四萬塊錢!”煥古鎮臘竹村63歲的老茶農說起種茶來,喜上眉梢。臘竹村有400多戶1600人,茶葉面積達4600畝,茶業收入近2000萬元,村上不少群眾靠種茶走上了致富路。

    念好“山字經”,種好“搖錢樹”,發展經濟林,促進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有機統一。紫陽縣堅持把興林富民作為林業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探索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模式,大力推進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以特色經濟林、林下種養和森林休閑旅游為主的林業產業迅速發展。

    近年來,紫陽縣新建以茶葉、厚樸、核桃、柑桔、小雜果為主的特色經濟林16.75萬畝,管理管護撫育特色經濟林70余萬畝,全縣經濟林種植面積達104萬畝;積極推進林地資源有效整合高效利用,流轉林地42萬畝,啟動建設林業園區23個,其中省級農業園區2個,市級農業園區7個;加大獎扶力度,加快推進林下種養業發展,培育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25個,發展林下種植1.65萬畝、林下養畜14萬頭(只)、養禽175萬只、林下養蜂2000箱。

    據統計,紫陽縣2015年林業綜合產值達20億元,農民林業人均純收3500元,較“十一五”末分別同比增長526%、500%。在紫陽,生態林已成為富農林,農民在生態建設中嘗到甜頭,獲得了真金白銀的幸福感。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園林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資訊
    點擊排行
    国产91精品看黄网站在线观看_伊人大杳焦在久久综合网_欧美亚洲国产中文精品久久高清_久久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table id="geo8y"></table>
  • <source id="geo8y"><option id="geo8y"></option></source>
    <source id="geo8y"><rt id="geo8y"></rt></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