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造林綠化工程位于拉薩市城關區蔡公堂鄉慈覺林村恰加山、布達拉宮正南面,建設期為2012年至2016年,造林綠化總面積約為3323畝,造林綠化模式主要為水土保持林、水源涵養林、生態風景林和生態植物園等。
昨日,記者從市林業局了解到,目前南山造林綠化工程共完成各類苗木栽植75萬余株,苗木平均成活率為65 。市林業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南山種植喬木類32種、花灌木類21種、經濟林類5種。
其中,喬木類有雪松、云杉、云南櫻花、金絲垂柳、銀白楊、沙棘、側柏等;花灌木類有紅寶石海棠、錦雞兒、丁香、金銀花、樹莓等;經濟林類主要有山杏樹、桃樹、蘋果樹、梨樹和核桃樹。
森林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具有保持水土、涵養水源、凈化空氣、防災減災等功能。南山造林綠化工程的實施,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工程區生態環境。據了解,南山工程區內新增有林地每年可臨時儲水達13.72萬噸;新增森林植被每年可減少泥沙量4087.29噸;有林地年均固碳量631.37噸,年均釋氧量531.68噸。此外,還可以吸收多種有害氣體。

據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造林綠化工程還結合一年一度的義務植樹活動,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了大自然帶給我們的愉悅、綠色和健康。據不完全統計,自2012年實施南山造林綠化工程項目以來,每年駐市區直單位、武警部隊、學生等義務植樹點都放在了南山,共有200個單位、13萬人次參與到義務植樹當中,并劃分責任片區,將管護、養護落實到人頭,累計栽植各類苗木15萬余株。“廣大市民也發揮了主人翁的姿態和空前的熱情積極支持參與配合,形成了共同推進拉薩市生態文明建設強大合力,為我市‘天更藍、水更清、草更綠’作出了自己的貢獻,更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該負責人說。
南山是橫貫我市的一個重要景觀帶,通過該工程的實施,城市綠量大幅增加,區域生態系統平衡發展,景觀層次更加突出,景觀線條更加明顯,整個城市形象得到了明顯提升。同時,拉薩也會成為西藏生態旅游的示范城市,推動拉薩周邊乃至西藏旅游業的巨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