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優化林種樹種結構。堅持“分類經營、適地適樹、注重效益”的原則,大力發展樟樹、石楠、廣玉蘭、雪松、松柏、海棠、杜英、香樟、桂花等綠化樹種。在高速公路沿線和319、209國道旁建立花卉苗木培育基地。同時,大力發展木本藥材、木本糧油、椪柑、茶葉、獼猴桃、金秋梨等名特優經濟林產業發展帶。
二是發展壯大林下經濟。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條件,以林地資源為依托,推進林下基地建設,大力推廣“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專業合作社+農戶+基地”的產業化運行模式,牢固樹立品牌意識,大力發展林下產品加工、流通和銷售,逐步形成“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發展格局。
三是積極發展森林生態旅游。加強森林生態基礎建設,大力發展觀光休閑娛樂、民族文化風情、綠的生態體驗、碧水探險休閑、森林康養為主題的各種森林生態旅游,由“賣木頭”向“賣空氣、賣生態、賣景觀”轉型,走以人為本、崇尚自然、統籌兼顧的綜合效益發展之路。
四是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全面實施園區發展戰略,利用湘西州森林食品和森林藥材品種繁多、資源豐富的優勢,全州建立9個經濟開發區,以產業園為平臺,積極引進投資者入駐園區發展,加快培育林業產業龍頭企業,著力打造林業產業鏈條,逐步形成一、二、三產業銜接,產、加、銷融為一體的林業產業化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