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最近氣溫的逐漸回升,長沙縣黃興鎮仙人市村的苗木大戶易先生也迎來了一年中最為忙碌的季節。春季是植樹造林的最佳季節,苗木交易也被帶入一個黃金期,據統計,開春來長沙縣苗木市場最高日銷售額近200萬元。
目前長沙縣的苗木只有30%進入本地市場,70%都銷往外省,每天都有很多掛著外省牌照的貨車排隊等候在苗木基地的水泥地廣場上。據縣種苗站站長蘇厚坤透露,去年長沙縣的苗木銷售額達到了16億元之多。不僅銷量大,品種也十分廣泛,長沙縣的花木種類達340余種,其中紅繼木、大葉樟、桂花、玉蘭等最受市場青睞,在業內享有很高的美譽,每年訂單達幾百萬之多。種植面積10年內翻了一倍,升至18萬畝。
苗農們利潤高,忙得也不亦樂乎。“這棵香樟至少能賣15萬元,利潤達300%。”一位苗農興奮的說。在裝運現場,他忙得不亦樂乎。一會兒指揮吊車將根部包著土堆的桂花、香樟等大型苗木安全移送至貨車上,一會兒又跳上貨車用麻繩將苗木進行捆綁固定。“每天不到6點就起來了,到園子里起挖苗木,天還沒亮便開始忙著裝運。”
隨著苗木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發展也出現了一些瓶頸,如缺乏大型花木市場和龍頭企業,種植戶分散,信息對接不及時。造成一些超大規格訂單流失,或者自家的苗種數量不夠,又缺乏與其他種植戶的聯系,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一筆收入可觀的交易從面前溜走。使常山縣苗木發展嚴重受阻。
針對面前的這一現象,縣農業局正著手建立花卉展覽中心、園藝產業總部基地、物流區、綜合配套區、生活配套區等五大區域。從全國各地乃至港澳臺、東南亞地區引進一批大型花木企業,通過這些龍頭企業帶動長沙縣當地合作社、種植大戶的發展。還將搭建一個種植基地資源共享的電子商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