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id="geo8y"></table>
  • <source id="geo8y"><option id="geo8y"></option></source>
    <source id="geo8y"><rt id="geo8y"></rt></source>
    會員服務| 客服熱線:0527-83091818

    重慶開縣全力打造湖光山色生態園林城市

       2016-03-30 619
    核心提示:雨后的清晨,太陽剛剛出來,開縣城區周圍的青山格外翠綠。在綠樹成蔭的漢豐湖親水步道上、在鮮花環繞的游園廣場中,到處可見晨練的人群。每年種植的樹、花、草越來越多,湖水也越來越清亮,空氣越來越清新,在這樣的環境中鍛煉和生活,我們很愉快。剛打完太極拳的劉大爺愜意地說。
     雨后的清晨,太陽剛剛出來,開縣城區周圍的青山格外翠綠。在綠樹成蔭的漢豐湖親水步道上、在鮮花環繞的游園廣場中,到處可見晨練的人群。“每年種植的樹、花、草越來越多,湖水也越來越清亮,空氣越來越清新,在這樣的環境中鍛煉和生活,我們很愉快。”剛打完太極拳的劉大爺愜意地說。
     
        “這是開縣歷來重視生態環境建設的結果。”據開縣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他們結合五大功能區域戰略部署,以生態涵養保護為抓手,將生態園林建設作為工作重點,多方動員、狠抓落實、精心組織,著力提高群眾居住環境和生活質量,積極創建市級生態園林城市,凝聚起了共建共創美好家園的強大合力。
     
        如今,開縣綠化面積達699.65公頃,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為12.39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0.21%,一個湖光山色的生態園林城市正呼之欲出。
     
        狠抓落實:積極創建市級生態園林城市
     
        開縣歷史悠久,人杰地靈,物產豐饒,山川秀美,素有“舉子之鄉”、“帥鄉”、“金開縣”等美譽,2011年成功創建國家園林縣城,并先后獲得“中國宜居宜業典范縣”、“2013中國十大休閑小城”等榮譽稱號。
     
        近年來,開縣結合實際,將生態建設又細分為農業生態、森林生態、水生態和城市生態四個方面來抓。特別是在改善人居環境為目標的城市生態建設上,將創建市級生態園林城市工作作為打造宜居城市的重要內容,積極動員、狠抓落實、精心組織,凝聚起了共建共創美好家園的強大合力。
     
        據了解,開縣成立了由縣長任組長、縣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相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創建重慶市生態園林城市”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召開創建市級生態園林城市專題工作會議,制定并出臺了《2014年城市生態建設方案的通知》、《開縣創建市級生態園林城市實施方案》和《開縣創建市級生態園林城市任務分解表》等一系列文件,明確將目標任務分為空氣質量、水環境、噪聲、生態綠化以及安全運行五個大項、32個小項,均嚴格對照創建市級生態園林城市的指標設定,為創園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此外,開縣以政府投入為主、社會投入為輔的方式,累計投入了建設資金12.17億元、管護資金3530萬元用于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管理和維護,推動了城市園林綠化工作不斷發展。如今,開縣還在加大投入,力求保障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維護和相關人員經費需要的同時,逐步形成常態精細化的綠地維護管理機制,為加快建成生態、宜居的山水濱湖城市提供有力支撐。
     
        高端規劃:構建“城林相融”品質城區
     
        高標準規劃意味著高品質建設。
     
        為把開縣真正構建成為“山抱江穿、森林圍城、城林相融、園在城中、綠網縱橫”的市級生態園林城市,開縣將生態園林城市建設與城市整體規劃有機結合,堅持環湖統籌、高端定位,委托高資質設計單位精心編制了城市規劃。
     
        據悉,按照“面上保護、點上開發、涵養發展”的戰略部署,結合“高端規劃、合理布局、科學建設、精細管護”的總體思路,開縣重點對增加綠量、提升綠化品質、突出園林綠化特色等方面進行了設計,精心編制了6大公園、7大廣場及30個社區公園、街頭游園、道路、屋頂綠化等專業規劃,為城市綠化景觀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并且,在城市建設中,開縣積極采用新材料、新技術,充分發揮專業技術人才的作用,堅持走節約型、可持續發展的園林建設綠化道路。如:通過合理利用園林廢棄物,采取堆肥等方式轉化成有機肥料,合理搭配植物降低用藥;改造灑水車裝置,推廣噴灌、滴灌等新技術,降低園林管理成本;先后引進園林、園藝、土建、美術等專業的研究生、本科生80余名,確保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石都實現精細化、藝術化搭配。
     
        “不僅是狠抓建設,我們還著力建管并重、精細管理,始終嚴格堅持城市綠線、黃線、藍線、紫線制度,對涉及城市綠化、基設、水體、文化等區域進行了全面保護。” 開縣市政園林管理局局長鄭小林表示,開縣以“強日常、突重點、抓長效”為思路,一方面采取“分段、包片”構建園林綠化管理網格,實行定點、定時、定人的“三定”工作責任機制,對城市綠化進行管護。另一方面,設立專門機構,建立專業隊伍,重點開展修枝整修、園藝造型等工作,推進園林綠化精細化管理作業。兩者結合,全面推進創建市級生態園林城市工作有序前進。
     
        提檔升級:打造湖光山色的城市美景
     
        走進開縣的濱湖公園,風姿秀美的湖景時間映入眼簾。清澈碧透的湖水,隨風飄逸的柳樹,起伏連綿的青山,木質厚重的棧道,好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美景。
     
        站在湖堤上,遠眺湖面波光粼粼,近觀青山倒映如畫,還有漢豐湖岸線邊塔、臺、碑、灘、堂、井、林、園、橋“九鳳環翠”錯落有致,讓人禁不住沉醉其中,細細品味。
     
        以“大程度親水、高水平休閑”為特色,濱湖公園成為重慶市濱水線長、面積大的濱湖公園,也是開縣主要的城市景觀帶,每天吸引了成百上千的市民來此游玩。而像濱湖這樣獨具文化主題和特色的公園,在開縣還有五個。據透露,開縣還有望成為我市首批海綿城市建設的區縣。
     
        逛完公園,來到開縣的“城市客廳、公共花園”——市政廣場,滿眼的綠色叫人心曠神怡,高大的銀杏香樟為并列成行,三角梅、黃葛樹巧妙點綴,可謂綠意盎然,相得益彰。如此優美、廣闊的廣場在開縣也還有6個。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開縣的綠色慢行系統建設頗具特色。據介紹,開縣的慢行道分為山林風光慢行道、湖濱風情慢行道、都市活力慢行道、濱河休閑慢行道四種類型,全部建成后共46條線路,總長度約100公里,將實現人與自然、城市的完美融合。
     
        此外,開縣還始終堅持因地制宜與加快建設、普遍綠化與重點美化的“兩結合”思路,在公園、廣場、道路綠化上實施高標準建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園林景觀,城市品位明顯提升。
     
        不僅如此,開縣還狠抓環境綜合整治,助力生態園林城市建設,以垃圾處置和污水處理尤為突出。他們一改過去“垃圾桶——鏟車——自卸車”清運模式為城區“垃圾桶——清運車——處理場”直運模式、鎮鄉街道實行“戶集中、村收集、鎮鄉清運、縣處置”的垃圾無害化收處系統,有效杜絕了第二次污染,還新建了兩個垃圾處理廠,確保了全縣垃圾收運的“全覆蓋”;他們對城區239條街巷的地下雨污管網實施分流改造、建成城區雨污管網240公里,還將位于城區中污水處理廠搬遷到城外、在工業園區建一座日處理能力3.5萬噸的現代化污水處理廠、簡易污水處理設施已覆蓋全縣鄉鎮等,實現了污水處理城區及鄉鎮的全覆蓋。
     
        據了解,目前開縣已實現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污水處理率94.14%,綠化面積達到699.65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為40.21%,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2.39平方米。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園林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資訊
    點擊排行
    国产91精品看黄网站在线观看_伊人大杳焦在久久综合网_欧美亚洲国产中文精品久久高清_久久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table id="geo8y"></table>
  • <source id="geo8y"><option id="geo8y"></option></source>
    <source id="geo8y"><rt id="geo8y"></rt></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