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id="geo8y"></table>
  • <source id="geo8y"><option id="geo8y"></option></source>
    <source id="geo8y"><rt id="geo8y"></rt></source>
    會員服務| 客服熱線:0527-83091818

    安徽界首“三手”聯動構建“三位一體”

       2016-03-28 635
    核心提示:陽春三月,記者在界首市大黃鎮鴨王村苗木基地看到,數千畝連片種植的彩葉苗木在春日暖陽的照耀下,煞是好看。金葉水杉、紫葉水蠟、藍冰柏、精品桂花等在春風中搖曳多姿 近年來,界首市針對過去綠化造林規模小、檔次低、年年栽樹不見樹的實際,創新工作思路,壓實工作責任,以生態
     陽春三月,記者在界首市大黃鎮鴨王村苗木基地看到,數千畝連片種植的彩葉苗木在春日暖陽的照耀下,煞是好看。金葉水杉、紫葉水蠟、藍冰柏、精品桂花等在春風中搖曳多姿……

        近年來,界首市針對過去綠化造林規模小、檔次低、年年栽樹不見樹的實際,創新工作思路,壓實工作責任,以生態文明建設、林業提質增量為引領,統籌推進千萬畝森林增長工程、美麗鄉村建設、扶貧易地搬遷、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等重點工作,下好城鄉綠化“全盤棋”。 截至目前,界首市森林覆蓋率20.6%、林木綠化率23.66%,2016年又新完成造林2萬余畝,占森林增長工程任務的449%。這些有力的數據,與界首堅持采取行政化推動、市場化運作、社會化參與等舉措是分不開的。

        行政化推動,構建“三位一體”

        春光明媚,佇立在界首“兩灣”濕地公園和沿泉河景觀帶,微風拂面,嫩綠的柳條隨風婆娑,水鳥掠過水面,劃出陣陣漣漪,好一派靜謐的田園風光。

        昔日的荒灘地華麗轉身成為人們休閑娛樂的場所,帶給百姓的不僅是驚喜,更是感動。近年來,按照精品城市、特色集鎮、美麗鄉村“三位一體”的總體定位,圍繞水生態、綠文章、慢生活,大力開展省級森林城市和園林城市創建,“兩灣”國家濕地公園和沿泉河景觀帶建設“兩創兩建”工作,將植樹造林、園林綠化工作納入全市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工作全局,是該市加快推進城鄉生態一體化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

        “為此,我們進行了科學謀劃,并強化資金扶貧,壓實責任,力促城鄉綠化工作有力推進。 ”據該市林業部門負責人介紹,該市制定了《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省級森林城市創建方案》等政策文件,重點實施了“34561”森林提升工程,即加快3個街道圍城森林、4條干線森林長廊、5個重點鄉鎮森林組團、城區6大景觀公園和100個鄉村亮點造林綠化建設。

        為強化資金支持,界首市設立了林業創建獎補資金,支持造林大戶、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對符合造林綠化集中連片300畝以上、土地流轉合同期限10年以上等條件的大戶,10年內分4年、3年、3年三個階段,每年每畝補助600元、400元、300元。 同時,為壓實責任,該市實行市幾套班子領導包片負責制,相關部門分工負責,全過程跟蹤服務。并構建了以鄉鎮為單位、村(居)為基礎的網格化管理體系,確保造林任務高標準、快速度推進,提高造林成活率。

        市場化運作,拓展“三林共建”

        采訪中,記者在潁南街道鑫諾家庭農場1800余畝基地里看到:滿眼的紫薇、海棠、櫸樹等十幾個苗木高端盆景布滿基地,鑫諾家庭農場法人代表榮開峰高興地說,他們現在正趕著季節和天氣組織工人挖坑種樹。

        從2014年界首市啟動千萬畝森林增長工程以來,該市不僅在林地流轉方面有政策,而且正式開始了森林保險試點,造林有資金補貼,這些措施大大地調動了私營企業、返鄉投資的造林大戶和林業合作組織等社會資本的造林積極性。榮開峰就是在這一系列“利好”的刺激下,流轉承包了當地1800多畝的土地,種植苗木13萬多株,投資超過了1000萬元。

        界首市林業局副局長程千廣介紹說,社會資本投入以后,有利于加快林業發展的速度,增加了樹種多樣性,經濟效益非??捎^,實現了生態林業和民生林業“雙贏”。

        據統計,目前,該市林業企業、專業合作社達160家,2015年,林業產值達27億元。

        為加快生態林、產業林、景觀林“三林共建”,該市還堅持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建設項目化、項目建設市場化,著力構建以政府投入為主導、社會資本為主體、金融部門積極支持、全民廣泛參與的投入機制,力促城鄉造林綠化和林業生態建設全面發展、優化升級。

        “為鼓勵社會資金參與,我們進行了打捆招標,對42個總投資42.8億元的項目實施園林綠化一體化管養。 ”據界首市住建委工作人員介紹,該市已梳理出園林景觀類近期項目31個,總面積1518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35.7億元;遠期項目11個,總面積340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7.1億元。 社會資本大力參與營造景觀林實施效果明顯。去冬今春,該市相繼開工建設潁南植物園、森林公園、陶藝公園、高速出口景觀等6個綠化景觀和5個游園工程,進展順利。

        社會化參與,促進“三生和諧”

        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生態和諧發展,讓城鄉居民的滿意度和獲得感逐步提高,是界首城鄉綠化的又一舉措。為實現“三生和諧”,該市堅持問題導向,尊重群眾意愿,從群眾關心的環節入手,統籌實施各項建設,激發群眾參與的積極性。

        “大家栽樹苗時,一定要注意把每棵苗的嫁接點朝陽,這樣更利于苗木生長。 ”近日,記者在界首市大黃鎮冠林園林綠化公司苗木基地看到,幾十名農民正忙著植樹,一名技術員在他們中間來回穿梭給予技術指導。

        目前,已投入2000多萬元流轉面積2640余畝的冠林園林綠化公司,是界首發展苗木走社會化之路一個成功案例。幾年前,幾位社會人士抱團入股利用荒灘地和流轉的土地發展苗木事業,主要種植石楠、桂花、海棠、欒樹、廣玉蘭、櫻花、木瓜、紫薇、女貞等50多個品種,同時利用1425畝灘涂水面,建造了蓮浦湖濕地公園。

        為促進生活提質,界首市采取與民生需求相結合方式,在城區積極實施拆違建綠、拆墻透綠、補缺增綠、立體造綠、義務植綠等細胞工程,對所有擬實施的園林景觀、街頭游園等項目,從動議開始到規劃設計、招標施工,都充分尊重、征求“兩代表一委員”及當地群眾代表的意見,確保項目的實施充分體現群眾需求。在鄉村,重點強化道路沿線、集鎮出入口、空置地塊等主要節點綠化,以鄉土樹種為主,植綠見綠,見縫插綠,切實增加綠量。同時,做好林業和扶貧結合文章,支持引導發展“林業企業+基地+貧困戶”模式,面向貧困人員開展訂單式林業實用技能培訓,幫助貧困家庭提升“造血”能力。 與此同時,該市把生態建設與旅游文化線路打造相結合,依托生態文化資源,編制旅游業總體規劃,將旅游資源串珠成鏈、串點成線,打造特色旅游線路,大限度發揮旅游資源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題圖:投資1.8億元建設的界洪河景觀帶。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園林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資訊
    點擊排行
    国产91精品看黄网站在线观看_伊人大杳焦在久久综合网_欧美亚洲国产中文精品久久高清_久久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table id="geo8y"></table>
  • <source id="geo8y"><option id="geo8y"></option></source>
    <source id="geo8y"><rt id="geo8y"></rt></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