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設施服務。對連片新種植芳香花木面積達100畝以上的基地,由政府整合各類涉農資金進行扶持,實現通水、通電、通路,并按標準修筑山塘、水基地庫等。近三年來安排各類扶持資金3500萬元,修建30多公里的芳香花木示范基地公路等基礎設施。
二是資金服務。對連片新種植芳香花木面積達5畝以上的基地,由林業、財政等部門聯合檢查驗收合格后由縣財政按面積給予每畝200元的補助,并通過金融機構抵押貸款和小額貸款等給予信貸支持。
三是培訓服務。定期不定期對社員進行實用技術培訓,共舉辦各類培訓班39期、培訓2800多人次。
四是信息服務。合作社建立了網絡和手機短訊等平臺,及時將有關政策動態及市場信息傳遞給社員,使社員真正成為芳香產業鏈條上的一環,“抱團”闖市場。
五是技術服務。與南林大、華中、華南農大、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校,在生物有機肥開發、種苗快速繁育和標準化種植等多個方面進行“產學研”合作,每年請專家教授實地指導,開展技術人員與社員結對幫扶行動,真正做到“零距離”、“保姆式”服務。
六是市場服務。通過龍頭企業和合作社的銷售網絡渠道,變單打獨斗為集團作戰,使社員無后顧之憂,一心一意抓技術、促生產、謀發展,有效降低了生產經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