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實現高速公路綠化新突破。繼續以保阜和張石高速為重點,完成綠化3.5萬畝;完成綠化的高速、高鐵實施補植補造和景觀提升100萬株,在市域范圍內所有高速、高鐵綠化貫通的基礎上,逐步實現景觀綠化,初步達到“重點部位有亮點、重點路段成精品、條條道路是綠帶”的綠化景觀效果。
二是實現環淀森林建設新突破。進一步推進白洋淀生態林帶建設和淀區綠化,保北環白洋淀周邊平原7個縣市完成造林綠化面積3萬畝,重點打造環淀林帶建設、郊野公園和森林公園,初步實現淀區周邊森林化、路網水網綠美化、村莊庭院花園化。
三是實現毗鄰北京防護林帶建設新突破。在淶水、涿州、高碑店、定興等毗鄰北京縣市,積極推進京保合作造林模式,力爭在拒馬河沿岸水源涵養林建設、入京廊道景觀林建設等方面進入實質性合作階段,完成防護林帶建設3萬畝,逐步建成護衛首都生態安全的5公里生態林帶。
四是實現優質果品標準化示范區建設新突破。圍繞全市山區確定的順平縣萬畝三優富士蘋果示范區、易縣萬畝蘋果示范園區、唐縣萬畝油用牡丹示范區、淶源縣萬畝優質核桃示范區、阜平縣萬畝優質核桃示范區、曲陽萬畝蘋果示范區、淶水萬畝優質核桃示范區7個萬畝示范區,集中項目、資金、技術,實施標準化管理,結合扶貧,以點帶面,建成帶動全市果品發展的新龍頭。新發展高標準特色林果基地20萬畝,形成規模大,生態功能強,經濟效益高,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優質特色林果產業帶。
五是實現林苗一體綠化產業基地新突破。以安國、蠡縣、望都、清苑、博野五縣區原有苗木基地為基礎,擴大規模,提升綠化苗木檔次,科學調整育苗結構,加快土地流轉,實施示范帶動,高起點、高標準建設3萬畝花卉苗木產業基地,推進北方苗木交易中心建設,實現造林苗木從低端向高端發展,形成縣縣相連、特色突出,優勢明顯的全國最大的花卉苗木集中產區之一。
六是實現水源林規模建設取得新突破。以淶源、淶水、易縣、阜平、唐縣、曲陽、順平、滿城西部山區縣深遠山地為重點,大力營造水源涵養林和水土保持林,集中連片發展,規?;炝?,完成水源地人工造林15萬畝。在立地條件差、人工造林困難的深遠山區和石質化較嚴重地區,采用封造結合、喬灌結合的方式,完成新封山20萬畝。嚴禁牛羊上山和人為破壞,保證封育質量,打造功能完備的保定西部水源涵養帶。
七是實現景區及周邊綠化美化新突破。對清西陵、白石山、白洋淀等主要旅游景區,特別是4A級以上景區、世界文化遺址、世界地質公園、省級和國家級森林公園,按照與主體景觀相協調、人文環境相融合的原則,對景區周邊及內部的荒山荒地和停車場、道路、飯店等基礎設施周邊實施見縫插綠,進行多樹種、多層次、多色彩的園林式綠化,實現綠化美化全覆蓋,加快構筑與景區渾然一體、結構穩定、錯落有致、景觀優美的森林生態體系。完成造林2.5萬畝,旅游景區整體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休閑療養、旅游健身、文化教育等多種功能實現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