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民生實事,促綠色發展,創生態文明。昨天上午,占地38萬平方米的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正式向市民開放。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位于廣深高速公路以南,東臨新洲河,南面為深圳灣,西部與福田自然保護區緊密相連,與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近距離300米。公園位于深圳河、新洲河匯入深圳灣的出???,是東連羅湖、西接南山綠道上的重要節點,也是該綠道上規模大的市政公園。公園的建設為市民提供了一個觀賞“兩河一灣”特殊景致的空間。
公園區域原屬廣東省公安邊防總隊第六支隊的邊防管制區,項目于2012年4月啟動,2013年6月舉行奠基儀式,2014年4月正式開工建設。作為深圳灣濕地的重要組成部分,紅樹林生態公園以亞熱帶海灣紅樹林濕地為主要風景特征,集“科普教育、海濱文化、自然景觀、休閑游覽”各種功能為一體。
公園北側臨近上下沙、金地、益田等多個生活區及福田保稅區,其500米半徑腹地范圍內居住、就業人口約7萬人。
據悉,公園目標定位為福田自然保護區東部緩沖帶、紅樹林濕地生態修復示范區、紅樹林濕地科普教育基地。設計理念為:生態優先、結合藝術、科普展示、便于管理。根據場地的特性及設計定位,公園分為8個功能片區:入口廣場區、訪客中心區、室外科普區、紅樹林探索區、原生紅樹林保護區、淺灘紅樹林區、恢復濕地區、綠化隔離區。其中原生紅樹林保護區為生態保護功能區;紅樹林探索區、淺灘紅樹林區、恢復濕地區為生態恢復功能區;入口廣場區、訪客中心區、室外科普區為風景游覽區。
公園設計運用綠色環保技術與材料,貫徹環保體驗。如翻新廢舊材料,循環再用,實現生態環保理念,貫穿園區各個部分,如用固體廢棄物再利用作為公園的園路,碎石、碎磚作為屏風、墻面裝飾等。
公園管理上,福田區探索試點“政府+社會公益性組織+專業管理委員會”的新模式,經比選擇優,確定與深圳市紅樹林濕地保護基金會建立合作關系,并簽訂了《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合作框架協議》。福田區政府監督檢查社會公益性組織的管理團隊和員工培訓情況,按進度和標準檢查評估結果,支付委托管理經費;深圳市紅樹林濕地保護基金會充分發揮公募基金會優勢,在公園日常管理、生態保護和科普教育中充分利用自籌經費,節約、補充政府資金投入,嚴格執行專業管理委員會設定的評估標準和要求;專業管理委員會由行業專家及市民代表組成,設定監管和評估的標準和要求,對社會公益性組織的工作進行全面的技術指導、監督和評估。
福田區委區政府把公園建設作為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項目列為2014、2015年福田區民生實事項目和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試點示范區”的亮點工程,全力推進、重點督辦。區政府專門成立了由區長掛帥、分管副區長主抓,由區委區府辦(法制辦)、區委宣傳部、區委政法委、區民政局、環水局、城管局、規劃土地監察局、福田公安分局、更新辦、人武部、沙頭街道辦事處等成員單位組成的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項目建設指揮部,負責公園建設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工作。其中區環水局負責項目的前期和施工組織、 區規劃土地監察局負責項目用地清拆的工作。
公園用地權屬涉及多家單位,用地拆遷工作一直是公園建設的難點。福田區領導多次帶隊走訪相關單位,召開會議協調各塊用地的收地和用地清理工作。在清理場地內經營活動中,工作人員主動走訪經營戶,了解他們思想動態、經營和訴求等情況,向經營戶宣講政策、消除誤解,爭取他們的支持。2014年5月,項目完成全部征地拆遷工作,公園施工全面鋪開。
會員服務|
客服熱線:0527-8309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