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苗木市場的發展,規?;?、集團化種植逐漸成為主流。合德鎮富洋村為了適應市場需要,專門成立了苗木合作社,可以更好的開展苗木種植工作。近幾年來,合作社為村民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開春以來,氣溫逐漸回升,正午的陽光打在身上,暖洋洋的。走在這里的鄉村小道上,入眼之處,家家戶戶都有一片自己負責的苗木基地,紫薇、女貞、欒樹等上百種苗木密密麻麻整齊的排列著,不少村民正在基地后的廣場上曬太陽。此情此景,讓人不禁羨慕。
富洋苗木花卉合作社就建在合作社理事長吳剛的家中,一行碩大的“財在樹上長,富從花中來”的紅色標語就印在他家馬路對面的那面墻上。村民告訴記者,看到標語就能找到他家了。
一棵7米多高的合抱柏樹像一個威風凌凌的大將軍一樣矗立在吳剛家門旁,他的妻子華阿姨正在門前的基地里給臘梅剪枝,臘梅小巧的黃色花苞,一個個掛在枝頭,煞是好看,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吹轿覀兊絹?,華阿姨剪上兩把臘梅遞過來:“一把放在家里,一把放在辦公室,上班、休息都能聞上臘梅香了,這可比香水、清香劑強多了。”
了解我們的來意后,華阿姨告訴我們,吳剛去南通談生意了,不在家。“我也不會說什么,你們就看看墻上的照片吧。”我們順著華阿姨的目光看過去,在“合作社里建支部,小康路上帶民富”的標語下,陳列著許多照片,“不少省市縣領導都到過我們這里來參觀考察過,合作社做的最突出的工作應該就是充分發揮黨員帶頭示范作用,為村民謀福利。”華阿姨指著一塊由中共鹽城市委頒發的“先進合作黨支部”的獎牌說,“我們村剛開始就是種苗木的,但是之前并沒有形成規模,都是小打小鬧。06年居委會成立了富洋苗木花卉合作社,隨即又成立了合作社黨支部。黨支部一班人引導群眾們積極優化花卉種植結構、提高花卉品質,并以經紀人的供求信息為基礎,組織群眾進行栽培教育,協助群眾進行銷售?,F在全村100多戶村民,一家平均年收入都有好幾萬元,多的人家甚至達到幾十萬。”
吳剛家的墻上貼著一整套黨支部的工作職責、組織網絡圖、計劃目標等,村里的黨員就在這樣的規章制度下,充分發揮帶頭示范作用。“合作社+黨支部”的探索模式也受到了充分的肯定。
“種植苗木的好處多到數不過來,不僅能增收,還能一年四季聞花香,聽鳥叫,你們城里人說不定都羨慕我們呢!”一位大叔樂呵呵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