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溪河生態長廊只是榆林市推進城市綠化、建設人居城市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榆林城區按照建設“大水、大綠、大景觀、大生態、大文化”園林格局的總體目標,依托榆林的河道水系、山川地貌等自然資源,堅持凡綠化必須“有規劃、有文化、鄉土化、園林化、多樣化”的指導思想,以公園建設和河道綠化為重點,以道路綠化、綠地廣場和園林式單位小區等建設為支撐,并向城市外圍擴展,努力建設生態文明、和諧發展的塞上生態名市。2011年以來,榆林城區園林綠化完成投資8.2億元,增加城市綠地面積399.37萬平方米。
在道路綠化方面,城區共完成了51條新建道路綠化,42條已綠化道路和8個廣場、27處街頭綠地的改造。在179個有庭院的單位中,實施了園林式單位創建活動,其中95個達到園林式單位標準。在所有的68個居住區中開展了“園林式居住區”創建活動,建成“園林式居住區”35個。榆林城區綠地率、綠化覆蓋率、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分別達32.4%、37.67%、16.66平方米。
實施公園綠化也是城區生態建設的重要方面。榆林市實施完成了7公里長的榆溪河生態長廊綜合治理,建成綠地129.08公頃,形成70萬平方米的人工水面。榆溪河生態長廊位于迎賓大道以南、富康路以北、榆溪河以東、濱河路以西,規劃面積為96.68萬平方米,長度4.8公里,寬處為600米。公園以“人、河、城”為景觀規劃理念,整體景觀結構為“一帶、兩點、三片區”,以榆溪河生態長廊為帶,九曲、榆溪廣場為門戶點,三片區則包括歷史文化休閑區、民風民俗展示區和生態運動休閑區。
在東沙生態公園,家住東沙金苑小區的王先生和妻子領著5歲的兒子正在公園里散步。王先生說,現在每天早晨或下午,他們一家人都要來公園散步,尤其是兒子,每天都嚷嚷著要來公園玩耍,東沙生態公園已成為他們一家人放松、娛樂的重要場所。
東沙生態公園位于榆林市城市建成區的東片區,輻射東沙和紅山,輻射區面積約15平方公里,定位為“保護+修復”型生態公園,以本土風貌和生態環境為特色,突出地域特質和榆林文化,形成集生態、文化、休閑于一體的生態公園。
據了解,東沙生態公園主要景觀分別為農耕園、巧工園、聲樂園、舞韻園、禮俗園、嬉戲園,具有榆林地方特色的公園是感觀榆林民俗文化的“基地”,總概算投資1.3億元。公園規劃建設凸顯農事民俗、傳統工藝、飲食文化、方言傳說、民間曲藝、人生禮俗等地方特色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