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從宿遷市林業局獲悉,宿豫區林業站技術人員深入基層,對轄區內的近50株古樹名木進行 “體檢”, 詳細調查了古樹名木生存狀況、蟲害情況、保護措施等,并通過照相機、攝像機等設備客觀記錄了古樹名木生長環境、安全隱患以及樹干、枝條等細節情況,并形成文字材料,建冊歸檔。

宿豫龍王廟行宮里的側柏——樹齡600年
筆者了解到,宿豫區共有珍稀古樹名木35棵,樹齡100年以上的共計22棵,其中以側柏、欒樹、黑棗、石榴、銀杏、國槐、黃楊、核桃、水杉居多,樹齡最大的為生長在皂河鎮龍王廟行宮的側柏,距今已有600年歷史。為做好古樹名木保護工作,宿豫區每年都會對古樹進行4至5次的“體檢”,詳細掌握古樹的生存狀況。 此外,宿豫區還采取實名掛牌保護制度,為全區古樹分別找一名“監護人”, 負責日??醋o、施肥打藥。據宿豫區綠委辦林業工程師許文仕介紹,宿豫區委托的這些古樹“監護人”,都是和古樹有一定淵源的子孫后代或者附近的住戶,政府每年都會補貼一定額度津貼,以此來激勵“監護人”對古樹的管理熱情。

技術人員在為側柏清除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