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濕地資源豐富,目前全市有自然濕地斑塊203個,自然濕地保護面積49011.68公頃,以洪澤湖、駱馬湖和黃河流域濕地為核心,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濕地生態系統。近日,從宿遷市林業局獲悉,宿遷市對全市的自然濕地保護情況進行摸底,并提出近兩年保護目標。調查數據顯示,去年宿遷市自然濕地保護率為40.3%,今年宿遷市將興建1個省級濕地公園和6個濕地保護小區。
宿遷駱馬湖
據悉,宿遷濕地恢復主要以保護動植物生存環境為原則,盡可能保持濕地原有形態。優先在湖濱帶、入湖河口等濕地功能關鍵區域和重要濕地沿線等生態功能特殊區域開展濕地恢復,建設示范工程,以帶動其他濕地恢復工作的開展。全市2014年底自然濕地面積1214.67百公頃,其中受保護自然濕地面積490.12百公頃,自然濕地保護率40.3%。其中沭陽縣2.1%,泗陽縣0.4%,泗洪縣57.0%,宿豫區2.5%,宿城區0.7%,湖濱新區11.6%。
作為一種新的濕地保護管理形式,宿遷在建設濕地保護小區上尚處于起步階段。據了解,全省目前已建有160多個濕地保護小區,主要集中在鹽城、泰州、蘇州等濕地面積較大的城市。為加強濕地資源保護,保證濕地生態系統健康,充分發揮濕地綜合效益,服務于地方生態建設,宿遷這次有6個濕地列入了保護小區名單。
此次調查為宿遷濕地未來兩年的發展明確了方向。2015年至2016年,全市計劃新增受保護自然濕地面積15000公頃以上。其中,2015年,泗陽縣要新增成子湖濕地公園7000公頃,沭陽縣、泗洪縣、宿豫區、宿城區、市湖濱新區、市洋河新區要各新增1個濕地保護小區;2016年,泗洪縣要新增天崗湖濕地公園600公頃,市湖濱新區要新增駱馬湖濕地公園7000公頃,宿城區要新增古黃河濕地公園400公頃,沭陽縣、泗陽縣、宿豫區、市洋河新區要各新增1個濕地保護小區。計劃新增重點保護的濕地斑塊還包括泗洪成子湖、沭陽新沂河、沭陽淮沭河、宿遷成子湖(宿城區)、泗陽六塘河、宿遷六塘河(宿豫)、泗洪香套湖、宿遷卓碼河(宿豫)、泗洪向陽湖、宿遷砂礓河(宿豫)、宿遷民便河(宿遷經開區)等區域。
泗洪縣洪澤湖濕地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