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型園林的理念在我國已提出多年,曾經也在行業內掀起一股熱潮。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后逐漸被淡漠。如今在業內被重新重視,與社會發展、生態保護的大背景,以及行業和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密不可分,注定成為今后園林行業發展的一大趨勢。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副理事長劉秀晨轉述幾位業內老專家的話說:“我們的園林做得太滿。目前,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的住宅區綠化像我國做得這么極致,做得好當然是件好事,但太極致也不一定合適,至少違背了節約的理念。”
現在很多項目,尤其是經濟發達地區的項目設計得過“滿”。項目使用的材料太多、太好,噴泉、花架、雕塑、瀑布應有盡有,完全就是布景式、舞臺式的造景。中國古典園林講究步移景異,而現在的一些住宅區綠化是一步不移,就有好多景可看,這未必是好事。一出門都是高大濃密的植物,景色很好卻沒有一條林蔭路,更沒有休閑、散步的空間。人是園林的主體這一核心內容,反而被忽略了。
結合近兩年來園林行業的競爭特點,園林工程分會理事長王金滿分析說:“首先,行業集中度低,整合緩慢。目前,行業集中度較為分散,園林綠化企業規模整體偏小,少數企業相對較大。其次,全國各地園林市場競爭不平衡,絕大多數一級資質企業集中在經濟相對發達的沿海地區,其中浙江、江蘇、廣東、北京、上海的總數占全國總數的61.31%。第三,我國園林綠化行業標準化起步較晚,近年來隨著行業迅速發展,企業數量不斷增加,加上市場進入門檻不高,行業內企業數量眾多,目前我國園林企業數量約1.6萬家,多數企業單一區域性經營特征明顯,規模普遍較小,行業競爭較為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