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植物品種繁多的南方地區,三角梅還算不上園林綠化的骨干樹種,但它炙熱絢麗的色彩還是讓人們情不自禁的將目光投向它。最近兩年全國的苗木市場都很不景氣,以往的熱門品種陷入低谷,而三角梅卻在種植和銷售上均風生水起,成為非常時期揚眉吐氣的非主流品種。
三角梅觀賞期長,在華南地區可從當年10月觀賞到第二年6月初,綠葉襯托著艷麗的彩色葉片,一片花團錦簇格外璀璨奪目。枝蔓長、柔韌性好、可塑性強,這些條件決定了三角梅可以作為攀緣植物、花籬、盆景、盆花、樁景或主干直立的小喬木等方式使用,在園林綠化和園藝中有著廣泛用途。
人們不禁會問,為什么如此好的品種卻只是作為點綴樹種使用呢?原因是三角梅的后期養護管理比較費時費工,成本相對較高,這成為制約三角梅大批量種植一大阻礙因素。
“雖然枝條有刺種植困難,但工程上越來越喜歡用這一極具觀賞性的品種。”廣東省南國最大三角梅場總經理黃祖建說道。他的苗圃能有現在的規模,主要得益于近兩年來的好市場。去年,黃祖建的三角梅銷售額超過100萬元。無論綠籬苗、小喬木還是造型苗,都是銷量增長、價格提升。常規綠化工程苗最近兩年來,每年價格都有3元至5元的提升。以高70厘米、蓬徑60厘米的紫花三角梅球苗為例,去年賣18元,比前年漲了3元多點;同規格的紅花品種去年則能賣到38元左右。
福建漳州是三角梅重要產地,色塊苗、造型苗、盆景等一應俱全。“因為賣得好,我們這里三角梅的種植面積2013年比2012年增長了一倍以上。”漳州山水苗木場經理陳南昌告訴記者,即便種植量如此增加,去年當地的三角梅綠化苗也已銷售一空了。
提到福建三角梅就必須提到一個重要品種———‘同安紅’,因為觀賞性明顯優于其品種,‘同安紅’一直在市場上受到追捧,但當整個市場風生水起的時候,去年該品種的價格卻有所下滑。
與前年相比,去年高50厘米至60厘米的‘同安紅’工程苗從14元降到9元;高1.3米、冠幅70厘米至80厘米的苗子,2012年平均賣70元至80元,去年只有40元左右;地徑4厘米至5厘米的苗子前兩年一度賣七八百元甚至近千元,近期價格下降了20%左右。
但是,對于這種降價,很多人似乎并不擔憂,因為之前的價格有些虛高,去年的降價是市場理性化調整的表現。
拋開氣候因素不說,對于為何苗木市場整體低迷的情況下三角梅仍然賣得紅紅火火,幾位業內人士分析的原因不謀而合。“確實是個好品種。”馬志斌表示,而且三角梅不同于很多大規模推廣的品種,繁殖過程有一定技術要求,沒有經驗的人種好不容易。
如果說以上因素是錦上添花,在業內人士看來,核心原因還是三角梅應用市場的大幅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