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青州花卉產業發展歷史長,產業基礎龐大,現在是我國北方重要的花卉產區和集散中心之一。在30多年的花卉產業發展中,青州市按照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式和路子,探索發展了一條“基地帶市場、市場促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業內對青州花卉產業的印象,除了龐大的產業規模外,就是火爆的花卉交易市場。目前,青州已形成占地70萬平方米的交易規模,年交易額突破90億元,成為江北最大的花卉中轉站。青州花卉產業的成功得益于準確的市場定位和優良的產業基礎。
青州花卉市場歷經30年建設發展,已經形成日漸完善的市場體系。2012年,在集團訂單大幅縮水,大眾消費剛剛起步的形勢下,青州花卉市場依然實現交易額 32.5億元。當年年宵花期間,銷售總量未降反升,蝴蝶蘭實際銷售總量較2012年增長了58%,鳳梨實際銷售增長9%左右。
分析其原因,最重要的就是價格、產品親民及穩定的市場、穩固的銷售渠道拉高花卉實銷總量。2012年,青州市在黃樓街道毗鄰長深高速公路的南環路規劃建設了35萬平方米的中國(青州)花卉交易中心。新建花卉交易市場從規劃設計開始,就走專業化路子,不僅有交易展廳,還規劃了完善的物流、倉儲、包裝、電子交易等設施。截止到今年9份,已有200多家花卉經營戶入駐。
在推進花卉線下交易發展的同時,青州花卉電商平臺建設也應時而起。在新建花卉交易市場專門規劃了“花卉電子商務示范街”,目前已有8家電子商務公司及圓通、順風等物流企業入駐。
所謂的“微笑曲線”就是微笑嘴型的一條曲線,兩端朝上,它的核心內容就是在產業鏈中,附加值更多體現在兩端的設計和銷售,處于中間環節的制造附加值最低,企業或者是地區產業只有不斷往附加價值高的區塊移動與定位才能持續發展與永續經營。青州的花卉產業策劃者在分析了青州特點后,也正在做著向微笑曲線的兩端進發的努力,就是前端品種創新,后端市場銷售。只有這樣,才能消化龐大的制造環節并讓從業的廣大農戶真正得利。目前的青州,基地、市場是推動花卉業快速發展的“雙輪驅動”。
為此,青州市目前推出了以“品牌建設、品質提升、區域發展”三項戰略為核心的產業集群發展模式。產業基地和園區建設與市場體系建設互為驅動,缺一不可。青州市沿新市場所在的南環路規劃建設了一批花卉專業園區和基地。目前,青州市已有面積500畝以上的花卉園區10處,園區的花卉產銷量占全市花卉面積的 95%。
占地5萬畝的花卉高新經濟區,是國內唯一一家省級花卉高科技園區。青州(國際)花卉創業園占地1200畝,專門從事蝴蝶蘭等高檔花卉的新品種培育、種苗及成品花的生產、銷售。青州花卉公園占地1360畝,總投資3億元,現已有51家國內知名花卉企業入駐,主要以高檔盆景藝術為發展重點,打造以花卉生產、展示、旅游觀光為基礎的盆景景觀區。彌河花卉旅游觀光區占地21000畝,形成以觀光休閑功能為主,集觀光休閑、購物、娛樂、健身、飲食、住宿等多種服務為一體的休閑旅游農業觀光帶。
花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必然要有市場與之相協調,從青州市場發展歷程看,市場作用于產業的“微笑曲線”終端效應越來越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