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球繁殖
某些花卉的地下部分有鱗莖或者球莖、塊莖、塊根等,這些鱗莖或者球莖、塊莖、塊根等在地下生長了一年后,它的周圍會長出小球來的,把這些小球分下來種植就行了,操作簡單,管理方便。只是要注意,在栽種時,不要把小球種得太深:通常蓋土的厚度不要超過球徑的一倍。
小苗裝盆時,先在盆底放入2~2公分厚的粗?;|或者陶粒來作為濾水層,其上撒上一層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作為基肥,厚度約為1~2公分,再蓋上一層基質,厚約1~2公分,然后放入植株,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 上盆用的基質可以選用下面的一種。草炭+珍珠巖+陶粒=2份+2份+1份;草炭+爐渣+陶粒=2份+2份+1份;鋸末+蛭石+中粗河沙=2份+2份+1份。上完盆后澆一次透水,并放在略蔭環境養護一周。小苗移栽時,先挖好種植穴,在種植穴底部撒上一層有機肥料作為底肥(基肥),厚度約為4~6公分,再覆上一層土并放入苗木,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放入苗木后,回填土壤,把根系覆蓋住,并用腳把土壤踩實,澆一次透水。
分球繁殖可在9月~10月的鱗莖休眠期進行。將母球挖出后,把旁邊萌生的新球取下,另行栽種即可。新球栽植深度為5厘米,一次栽植后可以隔3年~4年后再挖出分球。采挖的鱗莖如不立即栽種,應埋在濕沙中暫存,沙子的濕度以“手握成團,一觸即散”為宜。鱗莖貯藏的適宜溫度為15℃。盆栽觀賞的雪滴花可在11月將鱗莖上盆,栽好后將其放在室外,待新根萌發并有新葉長出后搬入室內,放置在陽光充足處,約50天左右開花。
地栽要施足基肥和加少量骨粉,采挖鱗莖后如不立即栽種,應埋濕沙中暫存。
雪滴花宜種植于向陽處或疏林下,要求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秋季種植,株行距以10厘米×20厘米為宜,每隔2~4年分栽一次,并更換栽植地點,生長期間每2~3周追施1次肥水。雨季還要注意排水。盆栽11月進行,栽后放室外,長根、萌芽后搬入室內,放置于南向陽臺、窗口光照充足處。鱗莖繁殖。一般初夏后,地上部凋萎時,應立即進行分植鱗莖繁殖。一般隔3~4年再挖起分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