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腥草是一種具有腥味的草本植物。盛產于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因為魚腥草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和食用價值,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四川廣漢市高坪鎮引入田間進行規模種植,從而帶動全國大范圍的田間繁殖。下面為您介紹魚腥草的栽培種植技術要點。
魚腥草的種植
養殖魚腥草的土地應為肥沃疏松、排灌方便、背風向陽的沙質壤土或富含有機質的土壤。種植前進行深翻松土后起畦,一般畦寬保持1.5~1.6米,畦高30厘米,溝底寬20厘米。每畝施農家肥3000-4000公斤作基肥。種植行距保持在14×20厘米,種植后澆水養護,保持土壤濕潤。
魚腥草的田間管理技術
幼苗期如遇干旱,應早晚澆水,濕潤畦土。幼苗成活至封行前,進行中耕除草工作,并追肥2~3次,肥料以人糞尿或化肥等氮肥為主。每次除草結合追肥,每畝施人糞尿1000-1500公斤或尿素15-25公斤,先稀后濃施用。每年收割后追施氮肥為主,以促進植株萌發;第二次則施磷鉀肥為主,并培土以利越冬,為來年萌芽打好基礎。
每年的3~5月份就可以采割幼嫩的魚腥草供食用。若以藥用為主,種植當年只可采收1次,可在9~10月份采收,第二年可收割兩次,第一次在6月,第二次在9~10月。
??,初花期增施以磷為主的肥料,施肥不可讓肥水污染葉片,以免爛心爛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