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葉小檗的用途
紅葉小檗,春開黃花,秋綴紅果,常常被人們用來制作花籬或點綴池畔。此外,還可用于大型花壇鑲邊,或者是剪成球形對稱狀配植,適宜成片種植,與常綠樹種用來布置花壇、花境,是園林綠化中的重要樹種。當然,用作盆栽來觀賞或者是用于室內裝飾,這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養殖紅葉小檗的注意事項
1.施撒肥料:
幼苗成活后,要時刻觀察它的生長情況,如果葉片出現發黃現象,要及時施肥。主要是以根部和葉面施肥為主,根部以農家肥為主,葉面以液體肥料進行噴施,比如:0.5%的尿素,每隔7~10天噴施1次。等到側根形成之后,噴施0.5%尿素和磷酸二氫鉀。
2.澆水要點:
通常情況下,紅葉小檗對水分的要求不高,如果在幼苗時期的土壤過于濕潤,會導致爛根現象。尤其是在夏季,應該放于半陰處養護,至于其他季節,應讓它多接觸光照。此外,澆水期間應掌握“問干間濕”原則,不可不澆。
3.修剪要領:
相信養殖過紅葉小檗的朋友們都知道,它的萌芽力強,在入冬或早春前,必須截短長枝,花后注意生長高度,使株形圓滿。施肥可隔年,秋季落葉后.在根際周圍堆肥1次,然后埋土并澆水。由于萌芽力強,在生長季節,應剪去老枝、弱枝等,發枝新葉后,具有更好的觀賞效果。
4.繁殖要點:
紅葉小檗的繁殖方式有三種,即:播種、扦插以及分株。
播種:在北方易結實,因此適合播種法。秋季采收種子過后,洗凈果肉并陰干,然后選地挖坑,將1:3的比例放于貯藏,第二年春季播種,這樣出苗率高,易成功。
扦插:分為硬枝插和嫩枝插兩種。在六、七月份時,將枝條剪成10—12cm長,插于砂中,濕度在90%,溫度在25℃左右,20天即可生根。秋季可適當的修剪,選健壯的枝條作插穗,插于砂中,第二年春天可移棚。
分株:萌芽力強,生長快,植株呈叢生狀,可進行分株繁殖。除了夏季不適合分株之外,其他季節都可進行。
5.病蟲防治:
如今比較常見的白粉病。此病可通過風雨來傳播,不僅傳播速度快,而且危害大,一旦發現,應立即處理。其方法很簡單,利用三唑酮稀釋1000倍液,噴葉面,每周一次,連續2-3周就可控制住。
編輯總結:看完以上介紹,相信大家對養殖紅葉小檗的注意事項也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如需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繼續關注我們網站,后續將呈現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