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好苗木。選無病蟲害、生長健壯、根系發達、節間粗短、無失水現象的優質苗木,苗木的主干和枝條上的葉片濃綠完整,有光澤。
二、施足定根肥。種植前7至15天,山地果園在對種植穴進行深翻改土的基礎上,平地果園在果墩表土下,每株施腐熟的豆麩或花生麩0.5公斤,或豬牛肥10至15公斤。
三、苗木整理。苗木運回后,應先放在陰涼避風的地方,使根群保持濕潤。如果苗木數量較大,應按大小分級,邊分級,邊對根群和枝梢作適當的修剪。栽植前把爛根、干枯根和殘根剪掉。
四、種植。種植時應把各條根理直、理順,在植穴內各個方向均勻地、略斜向下方分布,如果倒根從直根上分幾層發生,應從下而上,分層把根理順,逐層填上細土,用手壓實,但不要用力過大,以防壓斷根系。
五、及時澆水。樹苗栽土以后,立即淋足定根水、蓋草保濕。植后5天內,每天淋水1次,5天后隔天淋水1次,20至30天后可輕扒開表土檢查,如有新根萌動,可施1次稀薄的腐熟糞水。
六、科學定干。樹苗栽后,根據苗木高度,在50至60厘米飽滿芽處短截,然后在傷口處涂上生物油或油漆,以防抽干。
為防止果樹墩下陷,在種植時,必須根據植穴或溝的深度,埋入草量的多少來確定應做多高的果墩,使下陷后苗木的嫁接口剛好露出地面,從而有利果樹的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