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稈竹原產于廣東、廣西和湖南南部,在原產地多生長在山區的丘陵和溝谷地帶。耐寒力較強,在冬季最低氣溫為零下7℃的地區可露地越冬。對土壤要求不嚴,在土層厚度不小于30厘米的地段就能生長;不耐旱,耐水濕。
每年2—3月可分栽母株來擴大栽種。分栽時選直徑l一2厘米的幼竹,3報一叢帶上10一20厘米長的竹鞭,保留5—10公斤的根團宿土,不要傷害根鞭和莖稈基部芽體,同時剪掉竹梢,只留下部3—4盤枝葉栽種,不得放干、從外地運采納竹種需浸泡12小時,使其充分吸水后再栽。栽植深度應超過原來源度2厘米,踏實后把水撓透,蓋草保墑;雨天注意排水防澇以防爛根。
茶稈竹莖稈直立,葉大而下垂,碧綠泊亮,是江南園林中意境深遠的裝飾竹種。養護中顴保持土壤濕潤,雨季要排水防汾,否則根隨和須根容易腐爛。每隔3年帚翻土一次、同時施入有機肥料。長江流域入冬后應益草保護,以防根糧受凍。生長數年后竹稈會越長越密,應伐掉三年生以上的老稈,為新稈騰出生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