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在我國分布極廣,南起福建,西到陜西、從長江流域一直延伸在華北中、南部,到處都有它們的蹤跡,北京也有栽培。適應性強,冬季可忍耐短時間零下18℃的低溫。對土壤要求不嚴,不需要深厚酌土層,耐瘠薄不耐垃堿土,在酸性土中生長良好。
紫竹可分栽母株也可埋鞭繁殖。分栽時應挖掘2—3年生低矮粗壯的竹稈,基部應帶有l米長的竹鞭和完好的土團,同時把竹稈的頂梢截掉,只留5—6輪分枝,這樣可大大提高分栽成活串。埋鞭繁殖應選用2—3年生的竹鞭,每根長1.5米,上面領帶有飽滿的筍芽。我國南方應在2月份埋鞭,北方應在土壤解凍后盡早埋鞭,必須在筍芽萌發前栽完,否則會大大降低成活串。
紫竹是優良的醫院綠化竹種,最好栽在白色影背墻的前面,可大大增強色彩對比度,使紫稈更加醒目。也可栽在園林山石之間,或栽在書齋、廳堂、館舍的四周以及小徑兩側或水池旁邊。移栽后一次把水澆透,隨即疆土或蓋草保墑;在北方還應設立支柱扶持,以防春風把竹稈刮倒。成活后應經常松土,每年秋未翻耕一次,入冬前灌足冬水。竹稈生長過密時應適當問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