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松幼苗階段病蟲害的發生、蔓延是與當地的氣候、溫度、濕度、土壤條件等有密切關系,防治落葉松幼苗病蟲危害,必須貫徹“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方針,做好預防工作。下面為你詳細介紹落葉松苗木的病蟲害防治。
一、落葉松幼苗病害的防治:
落葉松幼苗病害,主要是立枯病,這是在幼苗出土后發生的一種常見病害,一般在五、六月發生,持續時間較長。其病狀分為猝倒型和根腐型兩種。猝倒型特征是:落葉松幼苗地表根莖部呈輪狀腐爛,幼苗倒伏枯萎。根腐型特征是:苗根腐爛、莖葉枯黃。有的種子幼芽在土壤里就受害腐爛,在被害苗周圍土壤呈輪狀菌絲體。對于這種病害,具體防治辦法如下:
1、種子消毒法。在種子催芽處理埋藏前用賽力散拌種,每50千克種子加0.25千克賽力散,攪拌均勻后,用麻袋蓋嚴,放一夜后,再進行催芽處理。也可以用硫酸銅水浸種,施用比例為50千克種子配以0.5千克硫酸銅。
2、土壤消毒法。在落葉松苗床覆沙前,把五氯硝基苯攪拌到沙子中,然后均勻撒于苗床上即可。施用量為每公頃18.75~22.5千克。
3、噴藥防治法。波爾多液是防治落葉松幼苗病害效果較好的常用藥,不論發病與否,均應施用。幼苗出土除草后立即噴灑,然后每隔7-10天再噴灑1次,要連續噴灑4-5次。藥液濃度一般是1%-2%,濃度先低—些,以后隨著噴灑次數的增多濃度可以再高一些。波爾多液要即配即用,不可存放時間過長,雨天或苗木莖葉有水時不宜施用,以免降低藥效。
此外,五賽合劑(五氯硝基苯與賽力散以3:1的比例,再加200倍的水配制)、五代合劑(五氯硝基苯與代森鋅以3:1的比例,加200倍的水配制)、代森特(配成1000倍溶液)以及0.5的明礬液等等,對防治落葉松立枯病效果較好。
二、落葉松幼苗蟲害的防治:
落葉松幼苗蟲害主要有兩種,一是蠐螬(即金龜子幼蟲),多存在于滲水性強、通氣性好的砂壤土中,在土壤干旱時則潛伏在地中,當土壤過濕時則爬到地表。蠐螬在早晨或傍晚啃食落葉松幼苗苗根,致使苗木枯死。它的危害時期主要是在每4年的6-9月間,以8-9月為最重。二是螻蛄,喜棲息在潮濕地。它常在落葉松苗床地里穿通小洞,將土壤掘起,致使落葉松幼苗苗根被拔起而導致幼苗枯死。對于這兩種蟲害,具體防治辦法是:
1、防治蠐螬危害。對于蠐螬危害的防治常用有兩種方法。一是在落葉松苗床翻地前用6%的六六六粉溶液(或六六六粉面劑)混拌沙子或土中均勻施于苗床上,在翻地時將其翻入地內。每公頃用藥量為7.5千克-15千克,切勿過量,而且不宜連年施用,以防產生藥害。二是當落葉松幼苗發生蟲害時,可在每日上午9時左右,細致檢查苗床,若發現苗梢被拽入地表或苗尖彎曲現象,則要在被害苗木周圍用鐵絲翻找捕捉,或在苗木空隙中摟起一條小土溝,用0.5%的樂果溶液,順溝澆注,然后要及時在小溝中澆水,使藥液擴大滲透范圍,達到毒殺害蟲的效果。用0.1%-0.2%的敵敵畏、敵百蟲溶液噴灑苗木床面,毒殺蠐螬的效果較好。
2、防治螻蛄危害。對于螻蛄危害的防治常用有兩種方法。一是在傍晚時,將毒餌放在螻蛄掘起的通道或洞口處,螻蛄吃毒餌后不能回入洞中,可于次日早.晨捕捉燒掉。毒餌可用敵百蟲、敵敵畏配制。二是在落葉松育苗地的小道上挖數十個小坑,坑的四邊垂真平滑,下鋪馬糞、上蓋青草,招引螻蛄入內,于翌晨捕殺。施用敵百蟲、敵敵畏毒殺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