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樹樁盆景在養殖一年以后就需要對其進行翻盆換土,以利于根系更好的生長和發育。但你知道樹樁盆景是如何翻盆的嗎?樹樁盆景翻盆都有哪些注意事項?如果你還不知道,不防來看看下面的內容。
一、樹樁盆景的翻盆方法:
1、脫盆。當盆土不干不濕時,把盆倒翻過來,邊拍打盆底,邊用大拇指緊推排水孔底部的瓦片,使盆樹連土從盆中脫出。然后用竹片從四周削去一半左右的舊土。但削土的多少也視樹種而定。
2、剪根。用剪刀剪除腐根,剪去部分老根。剪根的多少要看根系發育情況而定。如根系不發達,新根發育不良,須根未布密土塊底面,這就要少剪或不剪;若根系發達,須根密集土塊底面,這就不但要剪去老根,而且還要疏剪須根。
3、上盆。翻盆后上盆,要用“深盆淺栽法”(若淺盆,用此法更能縮短恢復期)。即在盆口加一層4-6㎝高的硬塑料圈。這樣在盆底可多加碎瓦片和粗粒培養土,抬高盆底,促使定位的盆樹根提高。再用常規的上盆方法填入新的培養土至離塑料圈口的1-2㎝處,等長出新根,恢復長勢后再除去塑料圈。以后通過澆水、雨水沖刷,高于盆面的泥土逐漸脫落,達到自然提根的目的,促使盆樹更蒼古廳特。
4、澆水。翻盆結束后即可澆水。因新翻盆的土比較疏松,可用噴壺噴澆,但第一次水一定要澆足、澆透,置于半蔭處,以后不干不澆。因此時盆樹吸水力微弱,澆水過多,容易引起爛根。常綠樹種可多噴葉水,以增加空氣濕度和減少葉面水分的蒸發。待盆樹萌出新根,生長勢恢復后,可轉入正常澆水。
二、樹樁盆景的翻盆有以下幾點注意事項:
1、事先準備好需換入的盆土。在翻盆換土前,一定要準備好肥力足、有機質含量高、排水快、透氣性能好的培養土。培養土要充分消毒。藥劑消毒常用福爾馬林。每立方米均勻地拌入40%的福爾馬林400-500毫升,把土堆積起來,覆蓋塑料薄膜(最好密封),經8-12小時后把土攤開,再在日光下暴曬5-7天,這樣盆土可接近無菌狀態。
2、注意翻盆的時間。一般來講,翻盆工作在植物休眠期或生長緩慢期進行為宜。春季從3月上旬開始到4月初結束。過早,氣溫太低,易遭凍害;過遲,新根已經萌發,翻盆時往往傷害新根較多,影響盆樹生長發育。
3、翻盆的年限。樁景翻盆的年限主要是根據樹種、盆的大小和盆樹生長勢等因素來決定。梅花、南天竹等花果類樹種可年年翻。雀梅、紅楓等生長速度中等的樹種可隔年翻。檜柏、五針松生長緩慢的樹種可三年翻一次,微型、小型盆景1-2年翻一次,中型盆景2-3年翻一次,大型盆景3-5年翻一次。以上翻盆年限也不是絕對的,具體要看樹木的生長勢來決定。如長勢健壯、枝葉繁茂、花果艷麗者可延長翻盆年限。反之,必須提早翻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