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法是苗木生產最為普遍的一種繁殖方法。嫁接有枝接和芽接兩種;它們各具優勢又各有局限性。枝接的不足之處在于使用接穗多,繁殖系數低,對砧木有一定要求,特別是稀少的新優植物繁殖,用枝接很難達到預期目的。而芽接的繁殖系數較高,節省接穗,但芽接要在植物生長活躍、形成層細胞迅速分裂期進行。一般集中在6月至8月,這時植物才容易剝皮。但此時正是苗圃養護的大忙季節,突顯工力緊張。加之此時天氣炎熱,工人在戶外作業,勞動強度大,條件艱苦。那么有沒有一種方法,能同時兼有枝接和芽接的優點,同時又規避它們的缺點呢?
人們針對這一問題,改良出另一套嫁接繁殖的方法,即嵌木芽接法。是指芽片上帶有一小部分木質部,將芽片嵌在砧木上的嫁接方法,能很好的解決枝接和芽接存在的問題。
嵌木芽接法的特點:
1.嵌木芽接在全年都可以進行,不必集中于野外作業。
2. 操作簡便,特別對一些用T字形芽接不易操作的品種,如:紫葉李、核桃等用嵌木芽接都可以。對砧木粗細沒有要求,這是T字形芽接所不具備的。
3.速度快,工效高。根據實測對比,相同熟練程度的技術工人用嵌木芽接的法嫁接比用T字形芽接速度提高30%以上。
嵌木芽接法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1、接穗處理。接穗上的芽自上而下切取。在芽的上部向下下削一刀,在芽的下部橫向斜切一刀,即可取下芽片。芽片長2至3厘米,寬度視砧木及接穗粗細而定。
2、砧木處理。在選好的嫁接部位上,由上向下平行切一刀,深入到木質部,長度比接穗要略長些,再橫向斜切,不要全部切掉,下部留0.3至0.5厘米。
3、接合。用切好的芽片插入砧木切除的基部,芽片的頂部或芽片的一側與砧木的頂部或一側對齊,即形成層對正,捆綁好。接穗與砧木的粗度相近時,盡量使芽片和砧木的切口大小相近,保證形成層上下左右都對齊,利于成活。
4、綁扎。芽片與砧木嵌合后,從嫁接部位的底部自下而上每圈相連進行綁扎,防止水分蒸發和因雨水流入影響成活。捆綁用的材料可用0.008毫米的白地膜,這種材料較薄,又有很強的彈性,不影響接穗生長,而且成本極低。
嵌木芽接后管理:
嫁接后3至4周可進行成活率檢查。由于嵌木芽接不受時間限制,又帶有木質部,愈合相對較慢。因此,去除捆綁物的時間要晚一些:秋季嫁接的苗木在次年春季去除;春、夏、冬季嫁接的苗木,根據成活及生長情況適時去除。待芽片稍有活動時及時剪砧,促進接穗生長,并隨時去蘗。
嵌木芽接相關注意事項:
切下砧木的長度要與接穗芽片的長度相等或略長,以便產生愈合組織和貼牢;接穗切取時,芽片不能太厚,帶木質部多,組織愈合難。一般來講,帶的木質部越少越好;選擇砧木、接穗時,雙方粗度最好相近,特別要注意接穗粗度不能大于砧木的粗度;去除捆綁物的時間一定要晚,只要不影響接穗芽片的生長,越晚越好。